建窑又称建阳窑,窑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乡。唐至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后来形成以建窑为主的黑窑系。同时也兼烧青白瓷和青瓷。
据文献记载,建窑黑釉瓷五代末北宋初,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元末明初停烧,古籍中常称为“乌泥建”、“黑建”、或“紫建”,在日本称为“天目瓷”。建窑烧制的黑釉瓷,它充散发挥了人类的智慧才智,创烧出丰富的多彩、变化万千又富有装饰效果的黑釉瓷,包括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釉、结晶冰花纹釉、芝麻花釉、龟裂纹釉、酱褐釉等由窑变产生的自然结晶釉,以及黑釉点白斑、黑釉铁锈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工绘饰艺术效果。
兔毫釉在漆黑发亮的釉面上,闪现着银色光泽的丝条纹,状如兔毫,谓之兔毫斑,是黑釉的名贵品种。它的形成原因是:在1300°C高温下烧制过程中,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便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
油滴釉是黑釉的特殊品种之一,又称“雨点”或“滴珠”,创烧与宋代。特点是在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大的直径达数毫米,小的只有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故名“油滴釉”。油滴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当温度达到1200°C时,氧化铁发生分解,生成气泡,致使气泡周围氧化铁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高。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气泡不断产生、聚集,而且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时就爆裂,富含铁质的熔体升至釉面于原气泡处密集,随后釉面冷却收缩变平,釉面形成饱和状态,然后以赤铁和磁铁矿的形成析出晶体,这些晶体就是我们见到的金属光泽的油滴状圆点。
油滴釉装饰与兔毫釉不同,乌黑的釉面上散步不规则的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