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兴收藏。有人笃爱古籍书画、有人偏好老木玉石,也有人喜藏瓷器珍玩。河北区老市民边正明的收藏却大不同。他大半辈子的收藏中,最主要的藏品之一就是近三吨的碎瓷片儿。可别小看这些碎瓷片儿,为了得到这些碎瓷片,他跑遍了全国各老窑址;为了收纳这些碎瓷片,他耗资修建了民间古陶瓷博物馆;为了能系统地研究这些碎瓷片,他废寝忘食几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年近花甲的“瓷痴”老人将多年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青花瓷鉴别与断代——青花残瓷比较研究》。“这本书是我从碎瓷片儿中,扒拉出来的。那些残破的古瓷片才是历史元素最忠实的记录者。”面对沉甸甸捧在手上的一本新书,边正明谦和而淡然。
一块儿有故事的瓷片
搜集古瓷片儿,险些搭上命
年近花甲的边正明先生出生于天津老城厢的一户富庶家庭。儿时家中摆设有青花、钧窑等或沉稳或华美的装饰瓷,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70 年代开始,他步入收藏圈。在天津的旧城改造中,他经常有空儿就往老城厢、运河和海河边的基建工地跑,对捡到的出土碎瓷爱不释手。有时候,出土的瓷片多,他就花些钱让工地民工帮忙收集。他很看重这些不起眼的碎片,认为它们不仅反映了天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彩的民众生活,更是与天津古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在搜集过程中,边正明几次遭遇生命危险。2005年的夏季雨后,他在老城厢的一开过的基坑侧壁上只顾挖掘碎瓷片,上面回填作业的推土机不知下面有人,一铲土倒下来,险些将他活埋。还有一次,他在工地上只顾搜寻就瓷片,不慎踏进沼泽一样的工程泥浆之中,瞬间被泥浆没过了胸口,所幸旁边有工人,用挖掘机将其迅速地从泥浆中挖出,才捡了一条命。尽管这样,遇险的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但都不曾让他停止疯狂的搜寻瓷片的行为。
三十多年来,边正明潜心研究古陶瓷工艺技术及鉴定方法,实地考察全国的景德镇、河南钧窑等主要烧窑遗址,收集到八万余件残瓷,装满了40只大竹筐。另有一些精美的古瓷器更是价值独具。在多年的研究和收藏中,边正明在天津收藏界成了知名人,现任天津市河北区华夏文博收藏家协会会长。
釉层里大有学问
瓷片儿当教具,蕴藏非凡价值
目前,边正明把分类明确的一部分碎瓷片和部分完整的古陶瓷收纳在古陶瓷博物馆中,供市民免费参观。昨日,在南开区东马路附近的三楼古陶瓷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瓷器和分类明晰的各种陶瓷和碎片。北宋汝窑瑞兽、元青花罐、明万历罐、成化青花瓷碗、乾隆珐琅彩瓷、唐代仕女俑等是重量级藏品。
几个大规模展柜内,主打展品就是宋朝到民国期间各时期的碎瓷片,颜色、形状、大小,其中没有任何两块是相同的,成了一道无序中见有序的风景。“这些碎瓷不但是我研究古陶瓷的资料,是博物馆展品,还担负着教具的功能。以后有余力的情况下,我打算面向市民开普及瓷器知识的培训班,用这些碎瓷片做教具来教大家如何判定古陶瓷的年代,最鲜活、最直观不过。”
“来这儿参观,不收费!”
民间古陶瓷博物馆是一家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展馆,其中展品的经济价值保守估计已超10亿元,收集这些藏品用了馆主近40年的时间。人们在这里学知识、长见识,受益匪浅,它的公益性得到了参观者的认可。馆中的陈列是边正明藏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官窑和民窑烧造器。每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收藏故事,边先生对它们充满了感情。
边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为碎瓷著书立说,值!
碎瓷展示是古陶瓷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介绍起那些瓷片来,边正明如数家珍。边正明二十岁出头就开始收藏古陶瓷,在收藏成器的同时,他也兼顾碎瓷片的收集和整理。他认为,古陶瓷的碎片上有更多值得研究的知识和历史信息。一个古陶瓷收藏者要想研究透一个门类的古陶瓷,就得从它所处时代的制瓷工艺,懂得选矿、研磨、揉泥、制坯、绘画、烧制等步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用料等。这样才能在赝品充斥的古玩市场中慧眼识宝。
“古陶瓷,即使是残片,那也是空前绝后的。”从在碎瓷片上,边正明揣摩出了不同时期的青花瓷的画料和做工的细微差别,总结了更多的鉴赏知识。他说,这些碎瓷虽然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但它的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边正明希望古陶瓷博物馆能发挥社会效益,成为藏家和市民交流学习的平台。他在收集收藏中搞研究,历时3年编写了《青花残瓷比较研究》一书。该书中通过20 万字及一千幅图,对各时期青花瓷进行了分析,教给读者如何从胎土、釉料、淘炼工艺、化学成份方面对古陶瓷进行断代,如何在收藏中鉴别古陶瓷的真伪。 “青花瓷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把多年来收藏、考察及研究青花瓷的心得体会、学术成果奉献给社会,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面对自己汗水换来的成果,边正明这样说。
目前,该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开始在新华书店正式发行。而边正明的碎瓷研究工作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