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是北京著名的特有工艺品。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一说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最早创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一1435)。那时的制品以仿青铜器的尊、觚和仿瓷瓶为多,大都用作宫廷和寺庙的祭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双龙大碗”,就是宣德年间的一件优秀作品。碗的外形以缠枝莲图案作装饰,碗内由“二龙戏珠”图案构成,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制作技艺相当精妙。
图:景泰蓝手工艺品精致九龙壁-香炉鼎樽
景泰年间(1450一1456),是中国景泰蓝艺术的鼎盛时期,制作技艺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这就是今天依然还在使用的“景泰蓝”。这个时期的作品,由祭品逐渐转成实用,制作了盒、花插、花盆、脸盆、蜡台等实用品。此外,还制作了与人一般高的大花觚和二三尺高的鼎、尊、垒等,在装饰上增添了菊花、焦叶、饕餮、缠枝莲、人物、动物、花卉、果实等多种图案,丰富了景泰蓝的花色品种、这时期还创造了许多色釉,仅蓝釉就有钻蓝、天蓝、宝蓝和透明状的普蓝等,还有鸡血红、紫红、桃红、墨绿、草绿、淡绿以及黄、白、紫等多种颜色。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有蜜蜡之感。
尤其是蓝釉,它的纯度与亮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有一种宝石般的美感。当时的器物多以这种蓝釉作底,创造了景泰年间以蓝为主的风格,便使“景泰蓝”成为这种陶瓷工艺品的专用名同,一直为国内外所沿用至今。从那以后在着色上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但在铜质材料上却进展迅速----清代乾隆年间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作原料,这时,景泰蓝工艺终于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