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天津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包志宽的工作室,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栗色的展架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树桩形陶艺。陶艺仿天然树根、枝、杈、藤蔓形态,塑造出历经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打雷击、虫蛀斧砍、刀劈锯割之残缺美,色泽古朴典雅,造型逼真奇趣。
从“枯藤树根”到树桩形陶艺
据包志宽介绍,在清代光绪年间,通州有位陶艺名家杨孟臣制作的“枯藤树根”陶艺被收入宫中,受到皇帝赞赏,自此独成一派,形成北派陶艺。杨老先生收下四名高徒以传授技艺,其中四徒阎少齐对此工艺更有独特研究。阎先生晚年退休移居天津,便把技艺传授给了相处隔壁的青年高文魁,高文魁就是包志宽的师父兼表叔。如今这门绝活在包志宽手中又有了新的发展。树桩形陶艺取材于燕山山脉的黄黏土以及树的根、藤蔓、枝杈,经过滤泥、配料、打泥、造型、阴干、雕刻,精细烧制而成。
树桩形陶艺的传承人
包志宽从事树桩形陶艺四十几年,其间也有很多紫砂壶和人物造型的作品,但不管哪件作品都可以看到树桩的影子:藤蔓形的壶把,树桩形的壶身,树桩形的佛像……对此包志宽说:“我想表达一种残缺美,这种不完美,是与大自然抗争到底、顽强不息的结果,这种伤痕与残缺正折射出人世间的历尽沧桑、不屈不挠。”包志宽的陶艺生涯也是如此:顶着全家人的反对甚至怀孕妻子离婚的威胁他辞掉铁饭碗的工作办陶艺制品厂,他连续几天几夜守在自己垒的土窑边做实验解决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为了将紫砂壶做精他几次三番远赴宜昌拜访大师……传统陶艺大师的作品虽然叫绝但多数具有偶然性,要想将技术上升到科学就要反复实验总结。四十年来,包志宽将先前的经验主义化成了有据可依的科学做法,大到工艺流程,小到一刀一具他都总结出来,几十万字的文字记录上不知洒下他多少汗水。
土与火的艺术难在坚持
创新和突破是每位艺术家的追求,从事艺术的人都喜欢采风以寻找灵感,陶艺也不例外。哪里修路,古树要挪出来,包志宽就一连几天守在那里观察、拍照、绘图。为此,他还专门设下了几个线人——各个公园的管理员,一旦有没成活的盆景要被处理掉,他立马赶过去“欣赏”。至今,63岁的他仍然全身心投入于树桩形陶艺创作,每天对着树根,坚守着这土与火的艺术。
谈及陶艺的传承,包志宽表示担忧:“现在学这个的人太少了,恐怕会失传。学习陶艺,首先要爱好,其次是天赋,最后是努力。这行很枯燥,甚至痛苦,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生活会很清苦,这间工作室就是我用本来答应妻子买房子的钱创办的。因此,爱好最重要,只有爱好才能抛除杂念去坚守。”他指着手中的一件人物作品,说:“这件作品叫‘悟’,是我多年构思创作的。”眼前的“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造型,是一位思索的僧侣和一根树桩结合在一起的作品,确实有顿悟之感,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表达得淋漓尽致。
流传上百年的树桩形陶艺艺术伴随着包志宽,走过了风风雨雨40多年。令他欣慰的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树桩形陶艺如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被天津市有关部门正式列入了天津“传统民间艺术”。另外,包志宽本人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
屈原有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包志宽看来艺术没有止境,创新才是他下一步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