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营销的人,都感觉得自己是中产,感觉得月月有万儿八千的收入,日子应该过得非常潇洒!然而,中产阶层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水准?有人说,至少应该有车有房,生活从容,有一定闲暇,每年至少可以去马尔代夫、夏威夷海滩晒晒太阳。很多人都向往这种生活,以为自己也有希望达到这一标准,然后现实种种表现,让所谓努力中产看来,特别是从事多年有营销人看来,这只是个不折不扣的幻想。
年薪十万、二十万,我们应该感觉得这样的营销人应该是一个中产,但面对“一座房子消灭一个中产、一场病灾毁灭一个家庭,生死两茫茫?”一处工程俘虏一批官员,中国建筑行业是疯子还是魔鬼?“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奴役缠身疲于应付,要人们怎么生活才有尊严?奋斗了半辈子,落得个众“奴”加身?让“吃苦耐劳”的中国营销人很没自信”。这样的中产,让说不清道不明却实实在在的不安全感。
有很多所谓“中产”,他们原本充满希望地追逐梦想,但仅仅“高房价”这一现实,就能立马将他们打回原形。在看似光鲜的生活表象下,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与彷徨。让所谓“中产”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生活压力。房子的高额贷款让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消费水平一再压低,不敢聚会、不敢消费,以前的洒脱与豪迈都成了过眼云烟。天天在想办法挣钱,天天在想着如何一夜暴富,甚至于想着如何冒险而赌一把。内心的焦虑,盘算着自己这点收入,哪年才能还清房贷?以后生了孩子,能负担得起吗?万一父母要用钱,怎么帮助他们?种种未知数,让原本大大咧咧的年轻人变得忧心忡忡。
做营销的人都知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巨大的生活成本,让许多生活在大都市的中等收入者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大不易”。重压之下,部分中产阶层的优越感、归属感、安全感齐齐消退,“压力大、强度高、焦虑多”一同抬头,在大城市生活甚至变成“死要面子活受罪”。逃离,成为一些人的新想法。中产阶层正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做出反应,面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压,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左冲右突。
保民生、促和谐,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作为中间阶层,中等收入群体本应是社会的稳定器。然而,畸高的房价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国内的所谓“中产”背负着种种生活压力。“房奴”、“车奴”、“卡奴”、“孩奴”……浸透着“中产”的苦恼与无奈,也使建立“橄榄型”社会显得长路漫漫。
营销人工作也不是非常稳定,更多是四处奔波,漂泊流漓。今天找到工作了,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从涨薪到升职,从户籍制度到收入分配制度,从子女教育到社会地位,到处都有或明或暗的“天花板”,“中产”上行的机会并不多。面对现实压力带来的焦虑,有的“中产”顺水推舟选择离开,有的直面困难仍在奋斗!
中国中产阶层上升之路被堵死,社会阶层的流动已经停滞,这是一个化石化的过程,社会的生机会随着中产的消灭而消灭,破产而破产。而这部分中国中产阶层的流动形式,也从简单的“努力学习”-“跳出农门”-“进城打工”-“定居城市”-“终老此生”,演变为“进城打工”-“寄居城市”-“落叶归根”,中产之梦不得在现实面前“流产”甚至于“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