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人物传记>>|
汉棠盆里一甲子 专访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

发布:2011-10-6 9:01:40  来源: 理财一周报 [字体: ]

  2011年9月18日晨,理财一周报记者叩开了徐门紫砂第三代传人徐汉棠的新居大门。八十岁的汉棠前辈背靠沙发、双脚平置、双眼时闭时开,断断续续地叙述着,屋内的大钟每15分钟奏出声响,把汉棠的记忆推回一个甲子前的壶中往事。

  徐“福康”号

   徐汉棠的老家在蜀山南街,北临蜀山河,街道长约300米,很窄的老街上商店挨着商店,那里曾是商业文明和陶文化的结合点。

   徐汉棠的祖父徐锦森从道光年间开始紫砂制作,开设陶记“福康”,专营紫砂。他的伯父徐祖安与父亲徐祖纯帮助经办,伯父主持外事、联络客户,父亲安排生产、验收坯户。“福康”招集了当时从事紫砂制作的名艺人,产品远销南洋和东洋。

   徐汉棠的外曾祖父邵云甫是紫砂一代宗匠邵大亨的后裔,邵云甫的紫砂陶艺在东南亚和日本极负盛名。汉棠四个舅父邵元章、邵宪章、邵茂章、邵全章皆为紫砂高手。邵茂章以水平壶和独钮壶闻名;邵全章水准极高,与顾景舟切磋甚密。汉棠之母邵赛宝出身紫砂世家,与徐门的父亲徐祖纯结婚后,育六子一女,汉棠排行第三。

   徐汉棠回忆,“在我懂事时,家里有住房四楼四底、厂房八九间,常年雇佣六七个工人,临时工三四人,一般每天三桌人吃饭。”

   当时,徐“福康”生产经营规模堪称紫砂行业第一,每月产量约5000件,全年数万件,烧成后,由木船运至常州,再转铁路发往各地。天津、辽宁、山东等地的店号被徐家全包。因经营得法,全家富足,十六七口人吃穿讲究,已用起了电灯、留声机。

   抗战前,紫砂有一段兴盛时期,除“福康”外,还有“豫丰”、“利永”、“吴德盛”,以及上海的“铁画轩”,“铁画轩”老板戴国宝之子戴相民与顾景舟交往很深。

   1937年抗战开始后,紫砂行情萧条,生意一落千丈,汉棠父母带着孩子们逃往乡下,岁月艰难。1938年日军在宜兴投掷炸弹,城区变成一片瓦砾,所有店面全毁,紫砂行业一蹶不振。1940年,形势稍稳,行业渐有起色。

   1945年解放战争开始后,紫砂市场又趋萎缩,徐家勉强为生。1948年,上海的“铁画轩”向徐家发出一笔制作12万只笔筒的大订单,徐汉棠参与生产,日夜赶制。他勤动脑筋,老前辈一天做50只笔筒,他能做500只。另一批把玩小件,他每天能做1000只。徐汉棠最初的基本功就在那时练成。

   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联营处于1950年成立。1955年1月,“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成立,徐汉棠全家加入合作社。最初入社的,包括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任淦庭、顾景舟、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蒋蓉等30多人。

  顾景舟第一入室弟子

   徐汉棠从小耳濡目染,凡经历的事都离不开紫砂,父母、舅舅都是他的启蒙之师。

   “我读小学时,暑假到外婆家,小舅邵全章带我去顾景舟家玩,我看到顾景舟泥凳上的工具规矩有样,灵巧得像玩具,我就拿着玩。”

   顾景舟是一个极其细致之人,对制壶工具尤其讲究,常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后辈。见小汉棠把玩工具,就说:“你玩我的工具可不能弄坏,这是我的吃饭家伙!”

   1952年,由于紫砂行业不景气,许多人被迫改行。那年,徐汉棠随顾景舟到上海找工作。顾景舟本要进上海天源化工厂,但体检出“钙化肺结核”被退回,徐汉棠也没挤进福兴隆电炉厂,报考华东军政大学也因故未录取。

   从上海回到丁蜀镇,顾景舟出了道题,让徐汉棠做一副“矩车”工具。一周后,顾老见工具做得不错,便说:“汉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徐汉棠清楚记得,“1952年3月,我成为顾景舟的第一入室弟子。”

   忆起与顾老相处的岁月,徐汉棠说:“我在师傅家学艺时,他一边教我,一边自己做壶。他在3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种菊花、喂金鱼、养画眉鸟。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练字。有时吟几句唐诗,哼两句京剧,什么《盗御马》、《窦尔敦》唱段,还常到我家与父亲等人‘比武’较量。”

   顾景舟的母亲对汉棠厚爱有加,常留他吃饭。“我记得最香的是雪白的粳米饭、洋葱头炒咸肉和青菜,这些事情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学艺、入社

   1952年3月徐汉棠正式拜师后的“处女作”是一只水罐,形制虽简却意义非凡。

   “直到今天,它还摆在我的工作台上,它依然是我最得心应手的茶具。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器物,它目睹了我每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失败,见证了我从艺的道路,寄托我很多情感。每当看到它时,就像师傅在注视我,我时刻不敢停顿。”

   徐汉棠的第二件作品,是个喷水壶。为了取悦师傅,汉棠使出浑身解数。推敲每一个转折,每一条线形之间的关系,圆柱式渐宽的形体和腹部微鼓的造型。“这个壶今天用起来,还非常流畅顺手。”徐汉棠微笑。

   1955年进入“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后,徐汉棠生产的第一批壶是茄段壶。

   “每做一个壶,只赚0.145元,开始时每天我只能做3个,一天收入不足5角。那时,我已有了2个孩子,妻子刚开始学艺,几乎不能糊口,需要父母帮助。”

   为了生计,徐汉棠给自己定下指标,每周多做一个。后来,徐汉棠1小时就能做1个茄段壶,每天能做9-10个壶。

   师从顾景舟长达30年,徐汉棠眼里的老师是多才多艺、行事讲究、性格固执的人。顾老见学生做不好壶,常会开骂:“你的眼睛瞎了啊!”而他对勤奋又善思的汉棠稍显温和。

  与“景舟哥”的矛盾

   比起其他徒弟,第一入室弟子徐汉棠“不害怕师傅”,因母亲邵家人与顾景舟关系亲密,汉棠私下里唤师傅为“景舟哥”。不过,徐汉棠与恩师仍闹过两次矛盾。

   1956年,徐汉棠开始制作水平壶,制作难度提高,每天产量下降为六七件,他又为吃饭发愁了。

   “那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来实习,带来一只轱轳、车刀、一袋石膏,开始车模,翻模型。我从他那里学会车模,就车母模,翻了石膏模型,瞒着顾老用石膏模型挡坯做壶,每天能做16把。”

   第三天,顾老察觉到水平壶身筒不高不矮,规格一致,猜出汉棠用了模具,说“汉棠,你想到偷懒办法了吧?”还对徐汉棠父亲说:“汉棠学不会技术了,还没学,就想偷懒办法了。”说到这里,一直眯着眼的汉棠笑起来。

   固执的顾景舟没有消气,还把此事告到领导那里。几天后,紫砂厂书记找来徐汉棠:“汉棠,你在搞技术革新啊?”徐汉棠初闻“技术革新”一词,彷徨地看着书记。“你不要瞒我,我都知道了,你做的对,顾师傅太保守了。明天开始你不要做壶了,专门帮我翻模子。”

   徐汉棠心急了,“但是,师傅对我要有意见了。”书记说道:“你是听师傅的话,还是听党的话?”

   为顺应形势,徐汉棠从1957年至1960年,搞了三年多技术革新,制模具、试验灌浆、做轱轳。模具提高了紫砂生产力,缩短了普通艺人学习时间,推动了紫砂在当时的发展。直到现在回忆起来,徐汉棠仍觉得,“紫砂壶制作,该用手工便用手工,有些必须用模具。”

   20世纪60年代,紫砂厂的紫砂研究所成立,徐汉棠回到顾景舟身边,再操手工壶制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徐汉棠正值创作盛年,他与上海盆景协会一批专家结交,开始研制各种花盆。盆景协会曾统计徐汉棠制作的不同花盆,至少有250种。但为了做盆,汉棠与“景舟哥”又“杠上”了。

   “这是我与师傅的第二次矛盾。师傅骂我,正道不走,走歪道,不务正业。但是,他管他骂,我高兴做、喜欢做,我还是做,不听他的。”老人又笑了。

   于是,徐汉棠瞒着师傅,趁师傅下班,晚上和休息天做盆。白天,两人的泥凳紧挨,汉棠闷声做壶。

   如今“汉棠盆”价值连城,但徐汉棠说,“当时我没想金钱。如果钻研那个,就做不出盆。我就是高兴做盆。”老人说得斩钉截铁。

   顾景舟在徐汉棠眼里很“固执”,徐汉棠在记者眼里,青出于蓝。

  “汉棠盆”所托非人

   “文革”十年,徐汉棠制作的花盆,大至20多厘米,小到2-3厘米,千姿百态,玲珑可爱。在上海盆景协会有“收不到汉棠做的盆就不能称之为收藏家”的说法,“汉棠盆”即由此而来。

   当年,一位上海盆景协会理事兼上海紫砂协会理事收藏了100多个汉棠盆,“我以友情为重,大部分赠与,未收一分现金,他也回赠我些生活用品。”徐汉棠别无要求,只说“我现在送给你盆,如果以后出版书籍,给我照相就好。”对方满口答应。

   1992年,徐汉棠想出书时,对方变卦,一个盆也不给拍。此人曾出版过两册微型盆的书,书中大部分盆及小摆件为徐汉棠所制,书上却没有徐汉棠之名。

   1997年,徐汉棠好不容易打听到那人的新家地址,找上门才知,他为了买一套洋房别墅,140多只盆高价卖给一个台商。

   徐汉棠又几经辗转,从台商手中以七八十万元收回了这批盆。数年后,徐汉棠又从台湾藏家处收回30多个盆。算上自己过去留存的,共有200多只“汉棠盆”正静静睡在大师家陈列室中。

   “汉棠盆”不大,但它们见证了一段“瞒师而做”、“所托非人”和海峡两岸经济和收藏的变迁历史。

  对话大师

  不能说的代工

   理财一周报:紫砂壶鉴赏有何方法?

   徐汉棠:紫砂壶欣赏绝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欣赏眼光和做壶一样,需要逐步提高。功、韵、神三点很重要。如果买到假货,就从假货上得出经验,与真货对比,慢慢提高眼光和识别力。

   理财一周报:现在的子孙辈做壶人与您这辈不一样了吧?

   徐汉棠:过去,我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天不亮就起床,一天能做8-10个壶。现在的年轻人几天做1个,也好挣钱。可能现在10点多刚起来吧。(笑)

   理财一周报:紫砂市场混乱吗?

   徐汉棠:宜兴陶瓷协会秘书长史俊棠曾说,三四年前,他能数出大师10来人、工艺师170多人,总共300多人。现在他也报不出来了,靠紫砂吃饭的有的说3万人、5万人、7万人,无从统计。

   理财一周报:紫砂壶代工现象多严重?

   徐汉棠:有些人确实这么做。

   理财一周报:大师?名人?

   徐汉棠:不便多说。

   理财一周报:您有何心愿?

   徐汉棠:台湾人曾说我的“汉棠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只承认前半句,后半句让后人来验证。我的心愿是,自己辛辛苦苦60年的作品,让徐门子孙长时间保留好,一个都不能少,后人就做后人的作品吧。

  记者手记

  勿让“古人哀怜我们的荒芜”

   在《徐汉棠紫砂艺术》(徐汉棠.2007.紫禁城出版社)一书中,汉棠前辈吐出心声:

   “现今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紫砂艺者不去体悟紫砂艺术特有的语言,缺乏艺术的想像力,表面上的狂热大都不是发自真正的内在情感。”

   “而某些收藏家缺乏真正的鉴赏力,他们感兴趣的是被普遍认为好的东西,而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他们要的是值钱的,而不是精美的;是时髦的,而不是独特的。艺术家的名字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人们是靠耳朵去欣赏视觉作品,致使仿作伪作的恶劣倾向泛滥,并继续蔓延。”

   “古人会哀怜我们的荒芜,后人将嘲笑我们艺术语言的贫乏。”

   记者落笔时,距离采访徐汉棠已有一周,而老人闭眼凝思、抿嘴浅笑的形态,屋内大钟时而悠远的鸣响,乃至徐汉棠陈列室中千姿万态的美,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也许老人一个甲子前的记忆,会有些模糊,但从他的回忆中,我们仍能依稀触摸到紫砂出窑时的余温。

   紫砂的历史并不全是“一件华美的衣袍”,虽非“布满了虱子”,但难免时染埃尘——

   世人只知顾景舟提梁壶非凡,但1956年亲眼目睹中央工艺美院高庄教授与顾老“共同商榷制作”的汉棠,曾于1986年时劝导高教授的亲属,以紫砂发展与荣誉为重,莫让著作权属纠纷影响过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新品种“汉棠盆”在广交会莫名滞销,后来才知,“厂里领导为了换取香烟,送给某上海藏家。”

   1985年,徐汉棠离开紫砂一厂去二厂时,留下茶壶、花盆近40件。多年后宜兴中国紫砂博物馆成立,向汉棠索盆展示,但老领导对昔日壶盆去向“答不出”。

   尽管,高龄老人表示不希望“朝花夕拾”,但记者写下这些,不是故意与人作难,只是希望如烟往事,不被时间的黑洞吸走,用一道水痕擦拭现世之镜。

   顾景舟、徐汉棠等前辈大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提梁壶、汉棠盆,而是他们从紫砂艺术中悟出的朴素道理:

   “做人要如水桶般毫无遮盖的正直,行为要如壶的造型般规矩、懂道理、有分寸,言词要如壶嘴那样出口成章、滴水不漏、毫无失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