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常识>>|
唐代青瓷的特征

发布:2011-10-6 10:41:56  来源: 陶瓷采购网 [字体: ]

  1、 越窑:

  唐人陆羽(字鸿渐)在《茶经》一书中列为第一大名窑,推崇备至,虽难免失之偏颇,却反映了越窑在唐代兴旺发达,瓷器质量很高为天下人喜爱的历史实际。

  越窑在唐代,地域更加扩大,除宁波、上虞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有烧造越器的窑场,其范围已大大超过唐越州了。

  胎:唐代初期及早期炭白较粗松,中晚期呈灰、深灰色,部分为淡紫色,细腻坚致逐渐变薄。
 
  釉:早期青黄色居多,中晚期青中泛黄,五代时多为青绿色。中晚唐代时越窑 的釉达到很高水平,滋润光泽,不透明或略透明,如冰似玉,这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自东汉以来长期追求的釉的美学效果。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佳句来赞美它,确是十分恰当的。

  纹饰:越窑(包括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其他一些唐代瓷窑)在唐代重造型、釉色,不重纹饰,大多数器为素面无纹,少数有纹饰,种类也很少,主要有荷(莲瓣)、双鱼、云鹤、龙纹。花纹装饰手法多为划花,少量的印花及堆、贴、塑等。
 
  主要器形及其演变规律:

  碗:唐代早期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形足这一类为典型 ,中晚期唐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壁形足,壁形足的变化是很具时代意义:时代愈早,壁边愈宽,孔愈小,愈晚壁愈窄,孔愈大。到唐末五代,变成宽矮圈足即所谓环形底。碗的口部,在晚唐代五代时,多成荷叶形、海棠式、葵式,通称花口若悬河。荷叶形口为五、六出,海棠口四出,葵口多出,碗的腹部多压印几道凹线,使碗腹曲折起伏。

  壶:初唐时的壶,大体上还保留了隋壶的一些特点,仍为鸡头壶式,盘口较小,颈较细长,颈部一般有两道凸棱。鸡头较扁而稍靠近颈部,肩上有两个双复式系。圆饼形足。柄与颈间空隙较小。腹较瘦高。

  执壶:大约从唐代中期开始,鸡头壶大体消失,不再多见,执壶出现,器型特点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时代越早嘴越短,。腹部肥大饱满。宽扁形把。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椭贺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
 
  盘:唐代中期以前很少见。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用器大多做得体形比较高大,如隋代的高足盘。中唐以后,桌椅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适应人们生活习惯、条件的改变,盘这种装饰品在中唐时代产生了,其造型时代特征是:

  中唐稍早为翻口斜壁平底。

  中唐稍晚为撇口斜壁(一般壁线呈45度角)壁形底。
 
  晚唐五代多倭角圈足方盘,葵口盘等。

  罂::实为六朝,隋代的盘口壶。唐代的盘口壶更大,喇叭形颈,渐高,有的颈上堆塑有舞龙或蟠龙。耳较多,且大部分为环状,耳的位置由肩部向颈部靠近直至紧贴于颈下部。晚唐五代时耳渐消失,代之以双柄,有的柄塑成蟠龙状,成为有名的双龙柄。壶体逐渐加高。

  作为一代名窑,越窑在唐代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器形:
  
  瓷墓志:有长方形、罂形、罐形,钵形等。前二者唐代中期较多,后者多为晚唐五代时物。

  枕:瓷枕是隋代出现的一种新器形,但直到唐代中期才较为多见。唐代瓷枕体形较小,长表般 不超过15厘米,大多为圆角方形,腰圆形。晚唐五代有极少数为兽座。

  粉盒:多为直口,盒径较小,腹较深,盒面大多无纹饰。圈足较矮,有少量足外撇。

  瓯:唐人诗中有许多 赞颂瓷瓯的诗,越窑 的瓯 名气 更大。考其实物,所谓瓯即盏托的盏,直口,浅腹,圈足,或葵口。盏托为盘形,盘心有一托圈,这个托圈,唐代较矮,五代升高,到宋代升高为托柱,瓯是一种茶碗。

  越窑的其他器形有:罐,钵,碟,匙,灯,唾壶,印盒等。

  由于越窑规模大,工艺技术先进,它的瓷器的器形,造型有代表性,而且对全国各大小瓷窑产品的器形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我们较详细地讲述了越窑几种器形的演变规律后,讲述下面其他窑时,除非是最有特色者,我们就不再讲述器物造型及其演变了。应该说明,当时各窑造型风格及演变虽说大体与越窑 相同或相似,但有个时间性先后 的问题。距中心区愈远,同一造型特征出现的时间愈晚,晚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还有,某些造型特殊性征会在不同时期出现。比如壁底碗,陶瓷学家们都知道它是唐代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时以它作为断代依据之一。但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瓷,都有壁底碗,当然,三者其他方面绝不相混,所以也是能区别开来的。这里只是提及而已。

  唐五代时越窑有一种被称做"秘色瓷"的瓷器,自宋以来不断风诸文献。对何谓秘色瓷,诸家争论不休。自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十几年物账上记明为"秘色瓷" 的瓷器后始明白:所谓秘色瓷,是唐,五代越窑精品,釉色青绿成湖绿色,少量青黄,胎质细腻坚致。更有人考证秘色瓷为越窑中上林湖窑所产,"秘"为"碧"之音讹。

  2、 瓯窑:

  唐代的瓯窑器胎色呈灰白色或浅灰色,胎体较薄。瓯窑的釉,唐代早期仍显淡青黄色,仍然较易剥落。晚唐五代时釉呈青绿或青黄色,且滋润莹泽,胎釉结合紧密,不大剥落了。瓯窑在宋以后就停烧了,当地瓷窑转而生产龙泉窑风格产品,属龙泉窑系。
 
  3、 婺州窑

  唐代婺州窑生产发展较快,产品也很有名气,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唐代婺州窑瓷器胎呈深灰或紫色,不够坚致。釉青黄带灰或泛紫色,上有奶白色斑点,因其产品质量不太高,大多为中低档民间日用产品。

  4、 岳州窑:

  前已叙述,实为南北朝时湖南湘阴窑。唐代岳州窑范围比湘阴窑大。其瓷器胎多为灰白色,较薄。釉色以青绿居多,青黄者少。釉层较薄,玻璃质强,光亮,呈半透明状。釉开细片。初唐时期,岳州窑的瓷器大多只施半釉,甚至有的器只有口沿施一圈釉,成为该窑产品一大特色。岳州窑从唐代中期起即开始衰落,可能受临近兴起的长沙窑的影响。

  5、 长沙窑:

  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一带,发掘报告初发表时曾名铜官窑。这是一个其产品在国内外大量出土,影响很大,在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窑。

  胎:以灰白色为主,另有少量褐、铁灰色。胎质坚硬但不太细,火候在1200--1270℃之间。

  釉:以青中泛黄釉为主,有少量 黑,白,褐,绿釉,普遍使用化妆土。

  纹饰:长沙窑的纹饰十分丰富,而且对唐代以后全国许多 窑,许多装饰形式影响深远,其主要形式有:釉下彩绘声绘色,模印贴花,雕塑镂孔,诗文。又以釉下彩绘和诗文装饰最有特色。

  器形:品种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生活用具,以壶 ,碗样式最多;文具,及小型俑。
 
  洪州窑:

  在唐代早期得到较大发展,但产品质量不太高,胎黄白色,灰白较少,比较坚硬但粗糙。釉色以黄褐釉为主,另有褐,青绿等色调。
 
  6、 寿州窑:

  窑址分布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区与凤阳县交界的上窑镇一带,窑河,高塘湖沿岸。从南朝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用唐代规模扩大,并形成以烧黄釉瓷为特色的一在名窑 。寿州窑唐代瓷器胎体厚重,粗糙坚硬,呈黄白或黄红色。以氧化焰烧成黄釉,呈深浅不同的黄色,釉不太滋润,少量精器瓷黄釉比较光亮莹润。
另外,唐代生产黄釉瓷的还有下面一些窑场: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南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等,均各有一些地方特色。
 
  7、 邛窑:

  唐代邛窑的窑址在四川省邛崃县境,已发现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山子等多处,说明邛窑瓷的胎以灰白色为多,还有灰黄,黄红。灰红等到色。釉色以青绿居多,另有黄,黑等色,邛窑的纹饰以用褐,绿及兰色点彩组成纹饰图案,较多使用釉下彩为特色。器形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唐代比较知名的青瓷窑场远不止这些。我国制瓷业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到唐代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青瓷则是其主流,窑场众多,南方几乎各省区皆有,尤以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为盛,北方的青瓷也得到发展。青瓷器仍然是唐代居民最钟爱,使用最普遍的瓷器。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详细讲述了。请有兴趣的读者,寻找有关窑的 发展报告、专题研究的文章阅读,求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多更准确地去鉴定各地传世、出土瓷器的窑口。

  唐代有一种绞胎瓷,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重迭,搓揉成型,为唐代陶瓷又一"绝"。

   唐代白瓷的特征

  我国的白釉瓷器,在经历南朝晚期初创,隋代发展之后,到唐代已经十分成熟,终于能与青瓷并驾齐驱,相提并论,形成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把我国瓷业推向多品种,多地区的高峰,唐代的主要白瓷窑有下列几个。

  1、邢窑:经陶瓷考古学家们多年辛勤劳动,近些年在河北省内丘县李阳河、小马河沿岸一带及其相临的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磁窑沟等地,发现一大批唐代邢窑 窑址这些地方唐代均属邢州,故名,这也与文献所记相吻合。邢窑在唐代烧造白瓷、青瓷、还烧三彩陶器,但以生产高质量的精美联社白瓷最有名,这里我们只介绍其白瓷的特征。

  胎:邢窑白瓷分粗、细二种。粗白瓷的胎一为灰白色,较粗糙,二为白中泛黄。坚致、较细,上化妆土。细白瓷的胎洁白纯正,细腻坚致,断面都有平滑有光,扣之发清脆金属声。部分细白瓷精品胎体很薄,仅厚0.1-0.25厘米,透光性极好。
   
  釉:粗白瓷釉呈灰白或乳白色,透明度强,部分瓷器的釉开冰裂纹片。细白瓷釉呈纯白色,细腻,透明度很强。大多细白瓷器皆上满釉,壁底的孔内也上釉。

  讲到这里,我们要多说一句:唐代邢窑白瓷从胎、釉的技术水平上看,即使用现代细瓷标准来。也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瓷器的骄傲,更我国制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反映。

  纹饰:邢窑白釉瓷器也是重胎质釉色不重纹饰的,所以纹饰很少,仅有少量印花、刻花装饰,都很精。
器形主要为生活用器、如碗、盘、钵、杯、罐、瓶、壶、砚、盒、盂、盆等等。

  在工艺上,特别要指出邢窑在隋代即已使用匣钵装烧。唐代邢窑的白瓷精器,大量使用匣钵,才能烧出那类似似雪、无瑕无疵、细润莹泽的细白瓷来。
 
  2、曲阳窑: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这个窑场,在宋代名气更大,称为定窑。为使该窑的研究前后连贯,有人又把唐代曲阳窑叫做唐代定窑。

  胎:曲阳窑的白瓷胎有粗细之分。细者胎色白中微微泛黄,多使用化妆土;粗者则呈灰白或灰黄色,均较坚硬。

  釉:细白瓷釉中泛黄,比较滋润,粗白瓷釉白中泛青,较厚而且有细片纹。一般都是器外壁上半釉。
器形:曲阳窑的器形中,品种较特殊的是白瓷玩具较多,器型有特点的是碗为唇口。

  a) 巩县窑:窑址集中在河南的巩县小黄冶、白河乡等地。这是一个生产多品种瓷器窑,以生产白瓷为主,还生产青花、三彩器等。其白瓷的胎为黄白色,较粗松。釉白中泛黄。据文献材料,巩县窑在唐代有些白瓷作为贡品,必有十分精细的一类白瓷。生产的白瓷多为日用器,以白瓷枕最有名。

  景德镇的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地在五代时亦烧白瓷器。但白瓷数量不大,是烧青瓷时兼烧的。白瓷胎较白,釉白中略泛青,器形也少,以碗为多。景德镇窑在五代还没形成自己的特色。
 
  关于大邑窑:诗人杜甫写有《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场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后代人们从中认为唐代四川有一生产精美白瓷的大邑窑。可至今未找到窑址,也未识别出跟随杜甫诗中描述的特征相合的四川产的唐代白瓷。大邑白瓷的问题仍然是个谜。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