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自制刻刀,一刀一刻,就如同一支画笔落在纸上。10多分钟,梅兰竹菊就“跃然陶上”。
陶上作画的功夫,是颜义哲老师傅的绝活;这位76岁的老人,将其一生的时光都刻在了上面;他从小就习得的这门手艺,如今随着机械化改进,越来越不“吃香”了。
挥刀如走笔 陶上花开好
颜义哲的家,在德化县三班镇,几座低矮的土房子。
饭桌上、茶几上,都放着他以前的“作品”:刻着花鸟鱼的笔筒、花瓶、杯子等。
“我不仅会在陶上画彩画,还会用刀刻。”老人脸庞消瘦,精神矍铄,说起老手艺时满脸自豪。说话间,他随即从一个小竹筒里拿出一把工具——刻刀,磨得十分锋利。然后,右手握刀,左手拿出一个红壤陶坯,眯着眼,刻画起来。刻画时,时而用力,时而轻飘;划出的线条,或长或短;没多久,陶坯上就绽放出一株优雅的兰花;再轻轻抖动手腕,或挑或点,或镂或雕,手法变换,一朵颇有风骨的梅花又落在陶坯上……梅兰竹菊“四君子”就“跃然陶上”。
“师傅,能不能慢一点。”一旁的徒弟小颜完全跟不上,急了。老人呵呵一乐,笑着说,一高兴给忘了。
九岁进瓷厂 刻画一辈子
颜义哲一生,与陶瓷有不解之缘。因为家穷,他10来岁时就没读书,跟着父亲进瓷厂打杂。
父亲是一名彩画工,工作就是拿着画笔在陶瓷上画画,年幼的颜义哲很感兴趣,耳濡目染,渐渐也懂得了线条,从画简单的花鸟再到八仙过海、黄山迎客松等复杂图案。
20年前,一次机缘巧合让他拿起刻刀。当时,一个台湾人带来紫砂罐,指着罐上图案问他是否能用刀刻下来。“刀子就跟彩笔一样,应该可以。”他说,凭直觉就答应了下来。
经过尝试,颜师傅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力度掌握不好:太用力,烧制出来就裂了,太轻,图案效果出不来。
“那些图案画了几十年,早就烂熟于心了。”颜师傅觉得,技艺需要长久积淀,不能靠投机取巧,就像做人要踏踏实实。
隐居事农桑 授徒再出山
10多年前,颜师傅不再在陶瓷厂工作,之后便回老家种地养鸡,当起了老农民;直到半年前,再次“出山”。
这份雕刻活计,逐渐也没了“市场”。如今,陶瓷用贴花的多,也不必像他一样那么费力雕刻,省时省成本。半年前,同村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小颜找到他,要学这门绝活。
小颜说,他开了一家小陶瓷作坊,想找一位师傅用原汁原味的方法在陶上作画。到处打听,最后才发现,高人原来“隐居”在同一个村。于是,小颜就开始拜师学艺。颜师傅也很乐意,毕竟难得有年轻人会有这样的兴趣和耐性。
颜义哲老人正在刀刻兰花
老人的刀刻瓷作品
老人手把手教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