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喜欢逛各类展会,单单是作为追慕时尚、开拓视野的机会,见识琳琅满目的玩意,获得求新猎奇的体验。特别是高端展会,各行各业的优质产品同台竞技,以集中的、精致的、有效的方式展出,往往让人清晰可见一个产业的未来图景,甚至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旨趣和生活方式。10月16日,笔者参观了广交会,展会摩肩接踵的盛况与去年无异,包括陶瓷卫浴企业的各个产业,新品众多,创意迭出,可以窥见各大企业通过研发来实现产品更新和企业转型所作的努力。作为产业发展与宏观走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这是一个优质展会应该具备的题中之义。
相比那边厢热火朝天,这边厢就显得寂寞许多了。虽然佛山陶博会犹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本届展会举办之前业内人士也多不看好,举办之后的索然乏味更加令人嗟叹不已。企业参展效益也逐年下降,一切期待,化为泡影。开幕式延迟似乎成了惯例,操办方的运作乏善可陈,安保人员的粗鲁颟顸早就为人诟病,连展会主题都沿用春季的“环保与科技并进”,而驻守的企业一切运转照旧。这是一个缺乏内涵的陶博会。
佛山陶博会全称是“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从操办方披露的第18届陶博会观众比例来看,外商达到30%,不过笔者在展会现场没见到几个老外,姑且相信数据的真实性,但就像第17届陶博会举办之后,佛山知名人士龙建刚评述的那样:“如果从参展商的角度衡量,佛山陶博会离‘国际’还很远:近600家参展商中,没有一家为国外企业。表面上众声喧哗,但实质上仍旧是中国陶瓷界自娱自乐的秀。”名为国际陶瓷博览会,其实国际影响力微乎其微。这是一个名不副实的陶博会。
会馆格局一直被业内批为不合理,这是佛山陶博会的硬伤。但相比会馆格局,视野格局或许更重要。目前佛山陶博会无论在规模,还是内涵,只是一个卖场的“升级版”,单纯追求订单和交易量,招商信息无孔不入,把行业的嘉年华仅仅当做一场生意来做,而非事业来做。囿于门户之见、利益之争,公共平台仿佛沦为一家私产。这是一个缺乏格局的陶博会。
近日,《南方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对佛山陶博会的弊病、困境、压力的报道频出。让很多人大惑不解的是,佛山陶博会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占有这么好的时机,结果搞成这种糟糕的局面,不仅辜负了当地政府、当地百姓的期待,也让佛山陶瓷产业陷入了尴尬境地。一个几乎每届都观展的经销商对笔者苦笑道:“在这9年里,我不断地结识到新朋友,因为很多老朋友都不来了;不断地结识到新品牌,因为很多老品牌都不来了。”
陶博会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对佛山陶瓷品牌一次很好的营销机会。然而目前的情形,似乎每举办一届,就是对佛山陶博会的一次伤害;每举办一届,就是对佛山陶瓷品牌的一次消解。佛山陶博会,你伤不起!而今才第十八届,迎来的却是一场寂寞的成年礼,并且老态毕现,花果凋零。只怕仅有的轰动,就是匆匆过客王力宏了。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企业参展陶博会往往事与愿违,都还普遍认为佛山需要陶博会,需要一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采购商建立沟通、合作的高端平台。不过江西、山东、四川、湖南、福建、广西等产区群雄并起,留给佛山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了。只是像这样的缺乏内涵和格局的佛山陶博会,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