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记者从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上获悉,位于向家坝淹没区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自2009年开始近三年的考古发掘至今,获得重大发现:第一次在川南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川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空白,将人类对川南地区的历史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第一次发现大规模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构建四川文化谱系,研究人类早期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宜宾的历史文化内涵。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专家考察石柱地遗址现场。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考古项目在宜宾屏山县境内长约93公里,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涉及6个乡镇数百个村庄,是四川目前最大规模的考古项目,包括叫化岩遗址、长沙地遗址、石柱地遗址及墓地、桥沟头遗址等,需保护的地下文物达54处,发掘面积达4.8万余平方米。
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石柱地遗址现场。
2009年至今,向家坝四川考古项目发掘已完成近2.3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商周、秦汉、明清时期的房址、灰坑、墓葬等大量遗迹,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瓷器、石器等文物4000余件,各类文物标本数万件;其中,叫化岩遗址、沙坝墓地的发掘,分别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9年、2010年“中国考古重要发现”。
专家仔细对出土文物进行研究。
据悉,目前正在发掘的遗址、墓地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包括沙坝墓地、桥沟头遗址、龙秧遗址等,将于今年底前完成;但仍有三处遗迹、墓地约1.1万余平方米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考古人员需在2012年完成所有考古工作,这之后遗址将被全部淹没。
考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文物,据初步考证为西汉时期的炊具。
26日下午,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三星堆研究院等单位的多名专家来到屏山县书楼镇定石柱地、桥沟头遗址,实地考察了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
桥沟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在27日召开的研讨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向家坝考古新发现对建构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研究金沙江流域和成都平原、峡江地区的史前文化交流提供重要材料,为蜀人南迁提供重要线索,对四川地区汉代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建议,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考古工作者要根据实际调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在这些遗址被淹没前,把地下文物发掘和地上文物保护结合起来,以发现保护更多的文物,为人类历史发展留存证。同时,当前发现的遗迹和文物,南北朝至宋代时期仍为空白,各级文物保护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考古发掘力度,以尽可能地还原古代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原貌。
石柱地 遗址发掘场景
石柱地遗址发掘区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