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苏富比春拍和秋拍的图录,单色釉都很突出,秋拍收有41件拍品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瓷器选萃二中》图录,开卷前11件都是古朴静美的单色釉瓷器。是否预示着单色釉将引领新一轮瓷器行情高涨?《艺术评论》为此采访了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中国艺术部资深专家沈恩文(SAM SHUM)先生。
艺术评论:请根据苏富比单色釉瓷器近五年的成交记录,谈一下单色釉的市场行情,单色釉瓷是否存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象?
沈恩文:单色釉瓷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较扎实。前几年出现较高的单件成交价,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器物。价格是根据物品稀有而定。2009年我们最困难的拍卖年份里,青釉瓷器也创造了单色釉的最高纪录。钧窑中窑变色有孔雀毛的斑点,价格就卖得特别好。同类型的单色釉仿古铜器的颜色酱釉金彩等价格也很好。
现在买家结构相比较而言更国际化。对外籍人士而言不会花二倍三倍的价格去买一个有御题诗的粉彩或青花器物,但可以纯粹欣赏单色釉颜色的凝重雅致之美。
艺术评论:你认为单色釉瓷器还有升值空间吗?
沈恩文:单色釉瓷器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从征集拍品的结构分析会更正确因为单色釉器物现在看来国内的藏家开始喜欢,但日本收藏群体和欧洲收藏群体的基础范围在扩大,因为外籍人士对宫廷瓷器的御题诗或者有寓意的中国特色的吉祥图案无法完全理解,而单色釉瓷器对外籍人士而言跟宋代五大名窑很像,相对看得懂,比较容易欣赏和理解,尤其是仿宋代的器形。所以西方人特别喜欢通过收藏清代单色釉来配合整个收藏的丰富度和完整度。
这些年不少单色釉器物是从日本征集过来的,日本甚至韩国对单色釉的重视度很早,尤其日本对宋代的单色釉瓷器的喜欢几乎是崇拜的程度,这跟茶道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交流联系密切,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的需求直接影响单色釉瓷器的收藏,所以这些老收藏家愿意用保守的估价给我们送拍。
在我刚进苏富比的1993、1994年的时候,单色釉相比青花五彩价格也是相对偏低,比如现在五十万到一百万的茶叶末釉的瓶子,在1995、1996年带款的瓶子我们估计都在十万以下,五六万元可以买到不错的品相了,现在可能翻十倍也不止。但十多年前你买一个粉彩和青花的瓶子,价格要比单色釉贵二三倍。
现在的藏家内地和香港占75%,相对而言外籍人士能有实力愿意出高价竞争的少。
艺术评论:单色釉瓷器的鉴定难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恩文:单色釉除了有浮雕器物之外,大部分只能从器形和胎釉来判断,少了绘画风格的比较与推演,特别小件的单色釉器物判断难度会更高,需要找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品来做考证和判断。但清三代瓷器的圈足因胎土都是景德镇窑,基本跟青花五彩很接近,器形上包括落款特征也可以共同判断。
艺术评论:苏富比未来对单色釉瓷器的市场有哪些期望?
沈恩文:这会是一个很稳定的增长,因为单色釉颜色器形的类别选择都很多,前几年内地的买家对器形影响价格的看法比较明显,比如瓶子比盘碗要贵,或者立器要更贵重。其实从收藏的全面性来看,年代、器形、颜色的面很广,但如果抱着投资的概念去观察价格,瓶子的价格涨幅或者估价和成交价的大落差就会有所偏重,这个看法会随着时间改变。非立器的价格空间可能会好,购买力会更大。特别是有些客人买画也买瓷器,发现画的价格很高了,瓷器还有空间可以多收点,尤其最近一些小碗的价格本来很保守,但拍出的结果却很高,跟两三年前收藏家的研究不同,在对单色釉的认识上,会有个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