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艺术家的形象可能是飘逸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是与世隔绝的。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为了陶瓷艺术的推广,20年里一直都与泥土打交道,不仅每天要将每块40斤重的原料陶土搬上搬下,甚至把陶艺的原料亲自送到学校的课堂。每年从她手上搬走的陶土有10吨之多。这一搬,就是20年。
“拿到原料的小朋友,现在就可以开始做了,土不够的,可以再来领。”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展教部主任王春红正在指导着一批来陶艺中心体验的小学生们。
我们面前的王老师留着一头卷发,胸前别着博物馆的工作牌,40岁的年纪,身材依然保持得很好。一说话,就仿佛小姑娘一样,给人一种亲切感,笑起来,总爱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和隐隐约约显现的酒窝。让人想起我们最初刚到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带着还挂着鼻涕和泪珠的你,拉着你的手进入课堂。
从每天早上8:30到办公室里开始,王老师每天工作都和孩子和泥土在一起。如果有陶艺进校园的活动,不管是下班时间还是节假日,依然要做好陶艺推广工作。“我们前两天刚刚去了浙西南山区的龙泉,了解青瓷故乡的工艺特点。”王老师介绍,“虽然汽车要开5个半小时,也有很多山路,但老师们都觉得收获很大。”
冬天拉胚手开裂像树皮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很多了。”谈起1992年自己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春红说:“想当年,条件真是很简陋。”
当时她的办公地点就在烧窑炉的旁边一个简陋的工棚里。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不说,还要受蚊子的叮咬。冬天,刺骨的寒风常常会找着缝隙吹进来。每次拉胚,自己都是亲自上阵演示,双手肯定要沾上冰冷的陶泥。女孩子的手最娇贵,王春红每次拉完胚,都会变得粗糙,手开裂得橡树皮。
现在环境好了,不仅博物馆搬到风景秀丽的西湖景区,而且硬件设施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为了孩子们能够冬天做陶艺也不受罪,陶艺中心不仅在教室里都装了空调,卫生间里也都安装了电热水器。“这样孩子们做完陶艺,就可以舒服地洗手了。”王春红说。
从淑女变成力气大的“工人”
除了陶艺中心的教室,王春红来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放陶土的仓库了。在这里,所有的陶土都是以吨来计算,10平米不到的仓库里,放着十几吨的陶土。这些从宜兴进来的陶土,有的要被车运往学校,作为学生们陶艺课的原料,有的则放上手推车,推到博物馆的教室里,用于小孩子们体验。但不管运到哪里,从仓库搬上车,王春红都会亲自上阵。
这一块块陶土,看看体积不大,只有一个笔记本电脑正面的大小,二十厘米厚,每块重40斤。我们想这能有多难?于是尝试着搬了一块。谁知,冬天的时候,陶土都变得像冰块一样冷,而且一触摸,手指就会陷进去,完全吃不住力气,只能马上扶到胸前。
一开始的时候,一般女老师怎么搬得动这么重的泥土,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练出来了。王春红开玩笑说:“现在我们出门是‘淑女’,搬泥变‘工人’。”说着,她弯下腰双手拿住一块包着塑料薄膜的陶土两边,一把将陶土抱在胸前,挪动到推车前放下,等推车满了,再搬上五菱面包车……王春红说,用量多的时候,十几吨的容量的仓库,一个学期就要更新一两次。
曾送上门遭到拒绝
为了推广陶艺文化,让它继续传承下去,王老师和陶艺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经常送货上门,送课上门,经常是免费的。即使这样,一开始的时候,还经常遭到学校的拒绝。王老师也并不灰心,她说,毕竟当时陶艺还是一个很冷门的学科,学习的环境也不好。很多学校没有基础,也没有老师,即使有心也无力。
近几年整个陶艺的环境变好了,在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努力推广和专业支持下,三墩、四季青和杭高等很多杭城的学校都开展了陶艺课程。三墩中心小学的郑梦达老师说:“在陶艺中心的帮助下,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专门的陶艺课程和社团,有专门的陶艺老师上课。”
“我刚刚从三墩中心小学回来,谈今年的第二课堂活动。”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王老师乐在心里,就算经常要做一些搬泥运泥的体力活,也都不觉得有多辛苦了。
陶艺中心的课堂,我们看到一家三口来体验彩陶。小朋友的妈妈说:“早就想带孩子来了,又可以培养他的兴趣,还能一家人一起烧制作品,这不就预约来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