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北方的冬季已经骤然降温,寒风袭人。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庄陶瓷协会秘书长李继葆双眉紧锁地盯着一份文件,陷入了沉思。
摆在他和整个罗庄陶瓷产业面前的一个现实是,虽然全区共有72家建陶企业、158条生产线、年产6.5亿平方米陶瓷砖产品,但其能耗却和污染排放物却分别占全区的1/5和1/3,而税收却仅占财政收入的2%。
这是一组让人尴尬的数据。
陶瓷产业今后该如何走?如何才能改变罗庄产区长期“有盘子无牌子、有销量无地位”的现实?又该如何才能真正树立 “罗庄陶瓷”的名片,实现“江北瓷都”的宏图大计?
变革!
发展三部曲
对于陶瓷,作为土生土长的罗庄本地人,且此前担任过罗庄镇(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复临沂撤地设市、设立罗庄区)副镇长,现任罗庄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庄陶瓷协会秘书长的李继葆,对它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可以说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11月21日上午,李继葆向记者说起罗庄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时说道。
与国内其他多个产区相似,罗庄陶瓷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它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
事实上也如此。罗庄“陶瓷”源远流长,除历史文献有记载外,在罗庄周围的村镇中,也不乏实物证据。
在罗庄区罗西乡的后黄土堰村,即有兴建于唐宋时期的古瓷窑遗址。此外,在罗庄区盛庄镇王三岗村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有灰砂陶、红陶、黑陶等多种陶器被发掘出土。
据考证,明清时期,罗庄就已成为规模较大、作坊集中的陶瓷制作中心和集散地。这里所生产的缸、碗、罐、坛、盆、碟及砂壶、蒜臼等黑釉粗瓷产品享誉苏北、鲁南、皖北、豫东,成为这些地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李继葆告诉记者,罗庄自古就具备制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明末清初,一群身怀绝技的陶艺工人就纷纷投奔到此地,私人陶瓷小作坊呈星罗棋布的发展态势。
此外,罗庄当地的陶瓷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据统计,以罗庄、朱陈等地为中心,就有大青矸、焦宝石、紫土、石英粉、瓷石、粘土、大青土、黄矸、黄药土等数十种陶瓷原料分布,再加上储量丰富、分布面广的地下煤炭资源,奠定了罗庄日后大规模发展陶瓷产业的坚实基础。
李继葆介绍,罗庄陶瓷产业的发展,在解放前经历了曲折多难的道路。解放后,凭借罗庄陶瓷原材料、燃料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陶瓷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才逐步走上正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罗庄陶瓷产业的进展。
改革开放后,罗庄陶瓷产业历经了三次大的发展。
第一次大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9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为代表,形成了罗庄陶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李继葆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普及乡镇企业,各个镇、村以聘请一批原国有企业的技术骨干帮助建厂为主要发展方式,产品销售状况非常好,罗庄建陶得到迅速发展。到1995年,罗庄陶瓷企业上缴税收占到全区财政收入的1/3,是罗庄区当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3年前后,受利润驱使,罗庄建陶产业的扩张出现了“井喷”。在2003~2004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建起了近50条生产线。
“在这之前,整个罗庄全区也不过40~50条生产线,两年内生产线增加了一倍,产能也扩大了一倍,建陶产业也迅速占到了全区GDP的40~50%。在这个时期,罗庄建陶迎来了第二轮发展高峰,并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筑陶瓷逐步代替日用陶瓷成为罗庄区陶瓷产业的主要力量。”李继葆告诉本报记者,这一阶段以建筑陶瓷为主,墙地砖企业迅速崛起。2003年10月份就有20多条生产线同时在建,这一阶段基本奠定了罗庄陶瓷产业当前的格局。
“2008年前后,是罗庄区建陶产业的第三次扩张期,再次扩建了30余条生产线,其中大型生产线居多。”李继葆告诉记者,在2008年,罗庄区的陶瓷产业曾经出现了一家企业同时开工建设20几条生产线的壮观场面,并且在一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如此速度,估计全国也难找第二家企业。”李继葆说道。
“罗庄现象”
事实上,近年间,与罗庄建陶生产企业数量、生产线数量以及总产能一路“高歌猛进”相左的是,罗庄大部分建陶企业的经营者根本没有建设、打造品牌的意识,而是一味的追求高产量、低价格的经营理念,使得罗庄建陶产业走上了低端产品的复制之路。
对此,有当地人士戏称,这是特有的“罗庄现象”: 只需低头生产,不需建设自己销售团队以及打造品牌。
不过,在这样的畸形发展之路的背后,让罗庄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处境,也让企业饱受价格战等恶性竞争之苦。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价销售把市场做烂了。”11月22日下午,罗庄某陶瓷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在罗庄,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成品仓库,大进大出,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生产的成品稍微过剩就无处存放,为了正常生产,只能降价销售。
在张先生看来,不少企业市场网络少,销售比较随意。在市场低迷、需求减少时,只好大打价格战,而成本却持续上升,这种状况,使得大家都深陷困境。
“罗庄的瓷砖给人的印象就是烂砖。其实我们的产品品质并不比广东差,就是没有品牌形象。”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罗庄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为广东企业贴牌,真正拥有自主品牌的非常少。
周先生认为,企业没有自己的牌子,由企业变成了人家的加工厂,挣的只是加工费的薄利,且受制于贴牌商不利于自主发展,贴牌商一旦撤走,企业会陷入瘫痪。
“这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常言道,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大家都贴牌,如果有一两家企业贸然打出自己的品牌,无异于自己找死。大环境如此,很难改变,打响‘罗庄陶瓷’的名片单靠少数几家企业的勇气根本行不通,必须靠政府主导,大家抱成团,一起努力。”张先生说道。
对此,李继葆告诉记者,罗庄建陶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建陶老板几乎全都是当地人,陶瓷企业也大都脱胎于之前的乡镇企业,可以说罗庄是地地道道自我发展起来的产区,几乎无品牌意识。
“前些年,罗庄生产的建陶产品主要面对周边的三四级级市场,凭借低价格、地理位置优越等有利条件,销售一直不错,根本不用考虑销售问题。大部分企业老板认为根本不需要建设、打造品牌,产品只需复制即可,这也造成了罗庄的建陶企业与外界接触非常少,信息堵塞严重。”
“这也与罗庄建陶入门门槛低、生产成本低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注重的是产量,按他们的想法,产量越高,利润越高,谁还会顾得上去进行品牌建设?前些年,我们(政府)曾提出政、企联合做宣传的建议,但企业参差不齐,大企业愿意做,小企业却无资金支撑,最终不了了之。”同时,李继葆也坦承,罗庄建陶主要是以贴牌模式为主,不注重销售网络及团队建设,从而导致罗庄陶瓷基本无自己品牌可言。
他告诉记者,“罗庄现象”最终导致“罗庄陶瓷”在国内建陶行业的知名度非常低,建陶行业里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在中国建陶版图内,还存在着一个罗庄产区。
尴尬的处境
实际上,在罗庄工业发展的道路上,陶瓷产业功不可没,陶瓷产业也被誉为“孕育罗庄工业的摇篮”。
李继葆告诉记者,陶瓷产业在罗庄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罗庄的几大支柱产业,如钢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老板,过去都是依靠陶瓷产业起家,并且淘得了第一桶金。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才逐步转型到其他行业。
“可以说,没有陶瓷产业就没有罗庄工业的今天。”李继葆表示,陶瓷产业不但为罗庄培养了第一批企业家,为罗庄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虽然陶瓷产业不再是罗庄的第一支柱产业,但是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就目前而言,依靠陶瓷产业间接带动了机械、化工、物流、餐饮、服务等近600家配套企业的发展。他表示,罗庄区现有6万人在从事跟陶瓷相关的工作,直接在陶瓷企业工作的人数多达3万人以上。
“近一两年来,随着周边新兴产区的快速崛起,罗庄产区销售范围被不断压缩,价格随之也再无优势可言,不过最直接的还是无品牌面对市场。”李继葆表示,随着消费者观念的不断转变和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罗庄建陶越来越不占优势,销售市场也遭到了周边产区的“围剿”。
此外,由于长期处于低价格生产,产品利润非常低廉,多年来积累不起产业升级、新品研发的实力,而单从企业转型来说,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只是外忧,还有内困。
李继葆告诉记者,在1995年前后,陶瓷产业占罗庄全区工业产值的30%以上,2008年的数据是16.8%。到目前,全区虽然拥有72家建陶企业、158条生产线、年产6.5亿平方米陶瓷砖产品的产能,但其能耗却占全区的1/5、污染排放物占全区的1/3,而税收却仅占财政收入的2%。陶瓷作为罗庄最大的支柱产业的格局已经钢铁、医药、焦化、物流、能源等产业所取代,其在罗庄区所占的经济比重也日益缩小。
“这不但是一组令人深感尴尬的数据,也成了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李继葆告诉记者,曾经有人用几个字形容过罗庄政府对陶瓷产业的态度:又爱又恨。
“对陶瓷产业的‘爱’,是因为它确实为罗庄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很大程度上也为罗庄解决了就业问题;‘恨’的无非是这个产业高能高耗,让政府承担了很大压力,目前所贡献的财税收入又少得可怜。”
谋求变革
据记者了解,罗庄依托其天时、地利,完全具备将“罗庄陶瓷”的名片打响、打亮的条件。
除资源丰富、历史积淀丰厚外,临沂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产品辐射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几亿人口;206、327等多条国道在罗庄区交汇,铁路南北、东西贯穿,京沪等高速公路密集;海上交通更为突出,如江苏连云港、日照等几大港口均在100公里范围内,使临沂市的陶瓷产品降低了海运物流等成本。
此外,作为与陶瓷产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物流、专业建材市场方面,临沂市拥有17家大型专业市场、全国最大的物流城。2011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临沂市“物流之都”称号。
李继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运输一块瓷砖为例,临沂罗庄与所有产区如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江西高安等地一起运往全国各地,其运输成本最低,平均运输成本相比低30%以上;在罗庄产区建陶企业的一条生产线非生产性支出(包括税收、水费、临时性停电等因素)为360万元左右,其他产区的费用为800万左右,同比其他产区约为罗庄的260%。
罗庄发展建陶产业的优势不言而喻。
但是,罗庄建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却深陷三大方面的困惑: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生产技术、研发面临诸多难题,产业链不完善,无专业媒体、无大型专业陶瓷展会。
陶瓷产业今后该如何走?如何才能改变罗庄产区长期“有盘子无牌子、有销量无地位”的现实?又该如何才能真正树立 “罗庄陶瓷”的名片,实现“江北瓷都”的宏图大计?
此外,又该将如何才能让政府对陶瓷产业“爱”的方面多一点,“恨”的方面少一点?
“唯有谋求变革,对罗庄的陶瓷产业进行整体升级。”李继葆告诉记者,罗庄建陶产业的畸形发展,已经开始促使临沂市各级政府决心打造罗庄陶瓷品牌,规范、引导建陶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客观地讲,无论是市里还是区里的领导对陶瓷产业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区里,陶瓷企业老板、行业协会、陶瓷升级办公室提的每一项建议他们都很重视。”
“罗庄陶瓷产业提升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关停。因为罗庄陶瓷源远流长,而且辐射面广,涉及罗庄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牵动的神经末稍太多。”
李继葆介绍,在罗庄只有陶瓷产业提升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其他的产业都没有这个问题。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陶瓷产业升级办公室,钢铁、化工等行业都没有。
据李继葆介绍,罗庄区政府早在2008年5月就成立了陶瓷产业升级办公室,这在全国建陶行业是第一个直接参与建陶发展的政府部门,该部门组成人员由经信委,环保,工商、财政等与陶瓷相关的政府部门组成。
变革的序幕早已拉开。
提升大计
今年1月14日,新一届的罗庄区陶瓷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确定。该协会由1名会长、10名副会长以及20家理事单位组成。其中,正副会长由9家建陶企业老板、2家建材市场负责人担任。
据了解,仅9家会长单位的产能即占罗庄区建陶总产能的30%以上,加上另外20家理事单位的产能,总计占到罗庄建陶现有总产能的80%以上。
“这些都是为罗庄下一步对陶瓷产业进行整治、升级做准备,也符合罗庄区政府提出的规范建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思路。”李继葆介绍,目前,虽然罗庄拥有72家建陶企业、158条生产线、年产6.5亿平方米陶瓷砖产品的产能,但从长远来看,这已算不上是优势。下一步政府将积极引导企业将由原来的一昧追求产量向追求品质、树立品牌转变。
“发展到今天,罗庄区通过行政、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淘汰落后企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企业要想在今后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重新选择新的生存方式。”李继葆告诉记者,现有的建陶企业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必须经过整改,向规模化发展。
据他介绍,从2012年开始,罗庄力争在2年内将现有的72家建陶企业淘汰20余家,将年产6.5亿平方米陶瓷砖的产能压缩至5亿平方米左右,降幅近26%。并且从2012年开始,重点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国家级名品名标3个、省级名品名标5个;力争陶瓷主副业产值达到130亿元,经济比重达到15%,全力打造优质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他告诉记者,罗庄陶瓷产业提升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淘汰落后、治理污染;二是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淘汰落后就是对现有陶瓷企业分类排队,按照能耗及生产工艺、窑炉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排定落后企业名单,对落后企业提出限期提升整改意见,无力提升整改的予以关停。在区域品牌提升方面,罗庄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全力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罗庄陶瓷’品牌,让罗庄陶瓷从产量大区成为真正的陶瓷强区。”李继葆告诉记者,“罗庄陶瓷”在未来能否实现华丽转身,关键不在是看罗庄的产量有多少,而是看罗庄的企业家在干什么。”
“内墙砖已成为罗庄建筑陶瓷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罗庄区目前有30余家企业专业生产内墙砖,有几家企业的窑炉长达400余米。可以说,罗庄在全国算得上是最大的内墙砖产区之一,且产品品质不逊于其他产区,未来,内墙砖将成为擦亮‘罗庄陶瓷’这张名片的一大主力。”李继葆说道。
事实上,目前,罗庄已经有企业开始向实施品牌化运作迈进。
去年3月初,临沂佳贝特建陶有限公司投资600万 元、 面积1600多平方米、由广东著名设计装修公司设计装修的佳贝特陶艺馆正式开业;今年下半年,临沂恒宇建陶有限公司投入重金打造的近2000平方米的豪华展厅即将在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它将是罗庄乃至整个山东产区最大的综合展示平台,也是恒宇建陶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注重品牌建设的重要体现。
按照罗庄区政府近期对建陶产业的工作指导意见,2~3年内,罗庄陶瓷产业的自主品牌率要达到60%。而政府也将配合企业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配合,从广东佛山等地引进人才,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在李继葆看来,一个新的罗庄建陶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