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淄博市体育中心七彩陶坊见到路今铧时,他正在看他的《中华民族复兴赋——各族人民献给祖国的翰墨颂歌》一书。这本由路今铧著的16开书只是一本样书,但却是路今铧耗时三年,倾其所有,遍访各地少数民族书法家而集成的一本汇聚少数民族文字的书。书中收入了路今铧创作的《民族复兴赋》,以及由汉族和少数民族书法家用本民族文字书写的《民族复兴赋》全文或部分文字。书中对每一位书法家及每一个民族和文字都作了简介,读者既能欣赏书法又能增长知识。当记者问何时能正式出版时?路今铧很是无奈地说:“书中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字有三十多种,目前就连最具出版能力的民族出版社也因无法一一校对而被搁浅了。”
坐在记者对面侃侃而谈的路今铧,让你怎么都不能把他与一个陶瓷艺人或成功进军北京市场的商人划等号,他更像是一个浸淫中国文化的学者,儒雅而深刻。随着交谈的深入,路今铧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陶瓷艺人的文化之旅。
充满文人情怀的路今铧。
身在商界 心系文化 今年55岁的路今铧,是山东大学的研究生。他做过教师,当过公务员,1993年下海经商后,先后创办了陶瓷艺术学校和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成为一个整日与泥巴打交道的陶瓷艺人。多年来,他为多家纪念馆、博物馆设计制作过陶艺和砖雕壁画,其中最有影响的砖雕工程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壁画、外交部培训中心壁画、北京门头沟和谐墙壁画、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壁画、管仲纪念馆壁画、中国陶瓷馆壁画等。这些工程为路今铧掘得了一桶桶金。虽然身在商界,路今铧骨子里却透着深深的文人情怀。
游走于艺人、商人之间的路今铧,经常偏离原本的角色而变成一个文化人。2001年中国成功申奥后,路今铧在抓住时机将他的路意砖雕打进北京市场之际,对北京奥运所提出的“人文奥运”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刻思考。他认为,北京的“人文奥运”不仅仅是工程建设,还应包括文化产品的建设,要让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有机而完美地统一,整理一部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集就是在挖掘、保护无形文化,彰显人文奥运。为此,路今铧将大量时间和心血投入到这本诗歌选上,并一度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搜集资料,他每天泡在北大、清华的图书馆里,两个面包一瓶水就打发了一天的伙食。
功夫不负有心人,路今铧历时三年,一本汇集了450余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吟咏体育或与体育有关的诗歌的《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正式出版。在书中,路今铧对历史典籍中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分析、注释,并按古代体育运动的项目球类、骑射、游泳、拔河等18类对诗歌进行了分类。该书的出版发行,成为中国首部以体育为主线的诗歌专集。随后,路今铧又出版了《体育礼赞——中华体育文化五千年》一书,并创作了1068个字的《北京奥运颂》。《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和《体育礼赞——中华体育文化五千年》还作为奥组委的礼品书送给
萨马兰奇及世界各国的奥运官员。
醉心辞赋 讴歌盛世 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心系文学,酷爱辞赋的路今铧畅游史海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但先后发表了歌颂淄博的《陶瓷颂》、《齐都颂》、《淄博赋》、《孝赋》、《马桥赋》等辞赋作品,还萌生了写《民族复兴赋》的想法,“这一念头就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完不成就像欠了心灵一笔债一样不得安生。”路今铧这样告诉记者。
为创作《民族复兴赋》,路今铧怀着难以名状的激奋心情,浸泡在浩瀚的史籍中,泛舟于历史的长河上,看英雄潮起潮落,观王朝兴起衰亡,寻找历史的拐点,求索民族的兴旺。《民族复兴赋》创作完成后,于2009年2月发表在《中国文化报》,并被评价为是一篇比较精当而全面诠释民族复兴的辞赋。该赋居高临下,对复兴的定义,王朝的兴替,华夏的文明,近代的屈辱,志士的呐喊,民族的觉醒,改革的硕果,大国的威仪,盛世的景象,对每一个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该赋在创作上,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弃宗。
随后,路今铧推出了以《民族复兴赋》为内容,以书法为形式,以歌颂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展览。对此,国家文化部及文联的有关领导提议,《民族复兴赋》不仅应有汉族书法家的墨宝,更应有少数民族书法家的大作,这样意义才更加重大。
此时的路今铧好像完全脱离了亦泥亦商的角色,一门心思沉浸在《民族复兴赋》的创作里,并于2009年春天踏上了遍访各少数民族书法家的道路。
路今铧和他的《中华民族复兴赋》
遍访村寨 寻找文字 拾起行囊,背上挎包,开始了文化之旅的路今铧,这一走,就是三年。
路今铧告诉记者,他要寻找的少数民族书法家是要符合三个条件的:第一是本民族的在文化方面有影响的名人或代表人物;第二要精通本民族的文字;第三会书法。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才能有资格书写《民族复兴赋》。
每到一处,路今铧都要事先找当地的文联或民族事务委员会,请他们帮忙联系、寻找。而所到之处,路今铧总是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他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用隆重的仪式欢迎他的到来。“能够用书法的形式将他们本民族的文字收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在宣传他们的民族文化,保存他们的民族文字。所以,他们把我看成是一个文化使者,这让我很高兴,也深感责任重大。”路今铧发自内心地说。
在云南丽江纳西族寻访时,路今铧竟有了乐不思蜀的感觉,他醉心于当地山水,迷恋于当地人文,但对于即将消失的东巴文还是忍不住唏嘘一番。“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会讲东巴文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会写的那就更少了,用不了三十年,这种文字就会消失,因为年轻人已经不讲东巴文,而能说会写的人也都年事已高。现在我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算是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见证吧。”
在遍访少数民族书法名家的路上,路今铧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三年来,他花费200多万元,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只为找一个人,找一种文字。他从内蒙,到兰州,去新疆,进四川,入西藏;他去云南,进广西,走四川、入贵州;他北上黑龙江,返辽宁,去延吉……他的脚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出门在外,短则二十来天,长则三个多月,回来休整一下,接着又出发了。“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介布衣,醉心于这样的重大命题,并放下全家赖以生存的生意,可以说是冒着衣食无着的风险,来偿还心灵的债务。”路今铧这样说,但却从没后悔过。
建个庇所 拯救传承 三年里,路今铧收集了37种少数民族文字,堪称是国内收集少数民族文字最多的人。他说,他还将继续收集。而这些由各少数民族书法家书写的《民族复兴赋》已被路今铧收入到他著的《中华民族复兴赋——各族人民献给祖国的翰墨颂歌》一书里。在此书里,我们看到了常见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文字,也欣赏到了平日很少见的满文、苗文、彝文、东巴文、锡伯文、哈萨克文、女书文、水书文、西夏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及古文字。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路今铧并不气馁。对于这些文字墨宝,路今铧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有必要在淄博创建一个中国民族文字书法馆来收纳这些文字。
路今铧说,创建中国民族文字书法馆的最大功能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字。建立中国文字书法馆,以文字为纽带,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齐国故都为中华民族文化树起的又一丰碑。这一丰碑会使之成为中华大地上新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成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内精神和文化的象征。这既是文化礼赞,又是民族颂歌,还能给承建地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