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空气里弥漫雾气,藤椅上还挂着水珠,200年的卞和记砖石砌成的水池,旁边是冬日里的残荷和静默的兰花。北京路中段,沙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上,有这样一处闹中取静“花园”,这就是默·陶绘。12月12日上午10时,默·陶绘艺术机构剪彩开业仪式上,荆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严良文先生说,默·陶绘开启了一片雅致的艺术净土。
默·陶绘陶瓷陈列处
默·陶绘,一个关于艺术梦想的初衷
进入默·陶绘的大厅,视线便停留在了古朴的书架上。走近书架,木质的纹理和残留的碎末都清晰地呈现。用手轻轻触摸,还能感觉到木质切割的痕迹。“这就是我们的成品。”默·陶绘负责人孙志军先生急忙解释,“因为我们为了展现自然,木质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就像北京的798艺术区,所有的元素都渗透着天然的美感,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的痕迹。”
穿过通道,左转来到开放式咖啡厅,四周茂林修竹,兰花静默,还有形状似贝壳的残荷,宛如红楼梦中的潇湘馆。“在这个地方,客人们可以晒太阳,喝咖啡和品茶。”孙志军先生介绍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你发呆、看书、思考、晒太阳的地方,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致,感受到书吧和画室展厅那最淳朴的艺术气息。”用孙志军的话说,默·陶绘就是一片宁静致远的艺术天空。默·陶绘注定会成为一个调和着艺术与情感、混合着泥土与清水、环绕着音乐与书香的艺术沙龙!所以不设任何门槛,敞开大门欢迎朋友们。
默·陶绘的文字砖
希望孩子一定更阳光
“你们看,他多快乐,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藤椅上晒太阳、做陶器。” 顺着默·陶绘负责人孙志军先生手指的方向,一抬头,我们就看到了冬季的暖阳照着置满兰花的阳台。藤椅上,一位男士正在成形的小泥砖上雕刻。这位男士就是默·陶绘的陶艺主管杨先生。杨主管介绍说,他正在制作给默·陶绘客人们的手牌。手牌用陶土制成,突出默·陶绘的“陶”,手牌外表采用青花瓷图案,背面刻有繁体中文的数字编号。
“如果孩子们都能喜欢上这里,能喜欢上陶艺、能喜欢上这里的画室、喜欢上这里的开放式书吧,他们还有理由沉迷于网络游戏吗?”默·陶绘的负责人孙志军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当然,他的心底是有答案的。他说,如果有一天孩子们能在学习之余爱上陶艺、爱上这里的艺术气氛、爱上绘画和读书,他们一定会更加阳光活泼,更加积极上进。
默·陶绘休闲书吧里,网友正在阅读自己喜欢的著作
在这里,找到传统陶艺文化渊源
穿过开放式书吧,右转就到了默·陶绘的画室。在画室正中央静立的是一座灰陶鼎。画室的两边挂着各种陶器图片,从古到今向来客们述说着陶艺的历史。在土、水、火三者的交融中某种灵性漩腾翻滚,最后合成一体,让人们感受着“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玄妙。
土陶文化传承人夏于谷老师说,陶有灰陶和红陶之分,现在很多出土古老的陶器都是灰陶,而灰陶利于保存正是得益于它不易风化的特点。数千年历史的陶器上携刻着数千年的工艺和文化,在黑泥与红泥的交融之间,在釉盘和泥土的摩捏之间,我们都能细心地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回归,在这里找到我们祖先生活的痕迹,找到我们文化之根。
夏于谷老师介绍,由于土陶的制作过程是在没有任何图纸和模板的情况下,完全靠手感和经验捏制出来。因此,保护和传承土陶工艺,传播陶艺文化,在这里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默·陶绘开放式休闲区
自己造血,让默·陶绘走得更远
在剪彩仪式上,荆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荆州市文联副主席严良文先生给默·陶绘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发展会员制,让所有热爱陶艺,热爱绘画、热爱艺术和阅读的人都参与进来,把默·陶绘办成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精神家园。第二,默·陶绘要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结合起来,要把握好文化市场,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造血功能。只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文化创意才能实现和弘扬,文化产业才能长远,精神家园才能得以长久保存。第三,要执着而坚韧,遇到困难也要坚持。
而在此之前,孙志军先生说,我一定会把默·陶绘坚持下去的,我要身体力行的践行普及艺术教育的理想,坚守这片艺术净土。就算是从其他项目寻找到盈利点,我也要把盈利投向默·陶绘。这位湖北美院毕业、从事美术教育事业10余年的荆州小伙子正执着地践行着自己的艺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