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元在制作手拉壶。
说起“老安顺”,很多玩手拉壶的藏家都比较熟悉,它是潮州手拉胚朱泥壶的一家老字号,创建于清代。章海元是老安顺的第五代传人。
在章家的制壶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章海元,这位刚刚被授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壶艺大师只是一个37岁的年轻人,眼神清澈明亮,伴随率真爽朗的笑声,他滔滔不绝地聊起老安顺的朱泥壶,让我们外行人也能很快走入朱泥壶的世界。更令人震撼的是,当他那双制壶的灵巧的手,摩挲着一款已经养得壶面发出幽幽亮光的茶壶时,我们发现,章海元的手是朱泥色的!
喜欢发收藏、欣赏古玉的朋友都知道,深埋在土里的美玉,经过千百年的地火沁润,便会生出各种颜色的“沁纹”。章海元的手也有“沁纹”,那是20多年在朱泥里挤、捏、滚、打给他留下的、么也洗不掉的“沁纹”。
就凭这双手,我们不禁对枫溪从事陶瓷制作的老艺人们肃然起敬,而像章海元这样醉心于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更是难能可贵。作为老安顺制壶世家,章海元自小就是在制作朱泥壶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虽然他成长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有着多种发展机遇,也到处充满诱惑的年代,章海元依然能够“屏蔽”周围的各种熙熙攘攘,跟在父亲——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章燕明的身边,20几年如一日,练就一手高超的制壶技艺。
尽管老安顺在收藏界颇受欢迎,但章海元认为,继承祖艺的同时,壶艺创作要推陈出新,才能让老字号焕发新气象。他20年来的制壶过程中,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屡有创新。
朱泥壶玩家对壶面的光亮度有很执着的要求,有感于传统光面朱泥壶制作是在茶壶烧制后采用石蜡打光,使壶面产生光亮度,这样的做法会造成泡茶时石蜡熔化,茶水产生异味。章海元和父亲经过反复的试制筛选,找到一种可以为陶壶上釉的“朱泥釉”。据章海元介绍,他们研制的“朱泥釉”的特点是既能提升壶面的亮度,又能最大程度保留陶泥的自然肌理和透气功能。在与藏家们的交流中,他了解到,很多陶壶玩家更喜欢自然肌理的陶壶,通过“养”壶养出如玉石般的亮泽壶面。他于是着手创制素面壶,刮制一把细腻的素面壶比釉面壶花更多的时间,但章海元乐此不疲,他的素面壶在市场上也掀起一股收藏热。
章海元在选择矿泥的过程中,发现含不同金属元素的矿泥烧制后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于是一改几十年只做朱泥的传统,先后制作出黑色壶、黄色壶、紫色壶、玉色壶、五色壶,为老安顺传统的手拉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章海元在壶艺造型的创作上也让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以精、巧、细、薄见长,在造型设计上独树一帜。 他设计的“千环圆通”茶具以线条为装饰,壶体自上而下环环平行,凸现千环一体的美感。而他制作的提梁壶更是灵动轻盈,彷如海上生明月,天地之间唯见其皎洁清莹、光芒四射。用这样精巧的茶壶泡茶的确是一种很美的艺术享受。
精湛的技艺换来一串串闪耀的荣誉,2006年,他的作品手拉朱泥壶《花好月圆》荣获广东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金奖、《云雨巫山十二壶》手拉壶荣获广东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创新大赛金奖;2007年手拉朱泥壶《集福》作品荣获广东省第二届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大赛金奖;2008年《桃园三结义》手拉壶作品荣获广东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2008奥运壶》在当年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获得金奖;2009年1月《吉祥、平安》手拉坯朱泥壶荣获广东省第三届陶瓷工艺与设计创新大赛金奖、《清韵》作品荣获广东省第二届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
壶如其人!虽然人们把玩的只是一件茶壶,但欣赏的是制壶人的艺术修养。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制壶本领,他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全国各地请名家学者点评,向他们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尽管他现在取得了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他依然十分谦虚,他说:“现在最喜欢听到的不是别人对我的赞美,而是大家对自己作品的挑刺,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改进,创作出更受欢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