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时候,摄影师卢恒应《中国陶瓷·艺术版》的邀请,从北京到了景德镇,他说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到望眼欲穿的境地了,能在去国远赴欧洲之前驻足瓷都,也算是一种夙愿的了却,“起码不会在那里遇到有人和我聊景德镇而我却无话可说的尴尬”,我说这种假设完全是一种可能,我遇到的欧洲人,没有不对景德镇兴致勃勃的。
过去两年里,卢恒和我搭档,走了国内不少地方,可谓有点阅历。
但就这样一个有阅历的摄影师,每每面对景德镇的一些空间会啧啧称道,认为很多元素与他想象中的千年瓷都大相径庭。我很好奇,问他:你想象中的景德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呢?几年前,我曾经这样问过许知远,那时我就发现,几乎每一位外来的客,脑子里都有一个既有的景德镇。
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越大,说明来客对景德镇的了解越少。
很多外来者都是标准的“观光客”,尽管他们可能带有这样那样的任务或目的,但就兴趣而言,商务旅行和度假旅游没什么不同——旅游者对那些具有异域情调或者漫长历史总是表现得兴致勃勃,尤其对那些已经仪式化的活动更是再三踊跃,很多地方的民风民俗,因此会成为游客们观看、触摸和品尝的文化。
偏偏景德镇呈现在卢恒们面前的,是一个簇新的世界。
我在离开景德镇两年多后第三次回归,其间并非没有来来回回,即便如此,这座城市的吸纳与包容、存在与呈现、先锋的绽放与传统的光大,依然让我惊喜不已,自豪不已,流连忘返,乐不思蜀……面对那些似乎很不景德镇的景德镇空间,我们总是以一句短语来形成互动,一问一答,换调不换字。
“这里是景德镇?”
“这里是景德镇!”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策划了一组“空间”的报道,这组报道的实质,是具象一种力量在景德镇的介入,这种力量是年轻的,是活体的,是充满色彩与力道的,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的,是穿越的……它是欲望的舌,也是逐利的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力量正在酝酿景德镇又一次陶瓷文明的井喷。
有必要说说我们今年的“新篇章”。
我们想办这样一份陶瓷杂志:它首先是本故事书,述说着一个个关于陶瓷的故事;其次它也是本地理书,探究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窑口及历史;同时它也是一本时尚书,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用瓷习惯与生活方式;最后它归结为一本商业书,对漫长的陶瓷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予以专业的关注与报道。
归根结底,我们是要办一本陶瓷元素贯彻始终的生活方式读本。
这一企图与努力,从“这里是景德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