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瓷不可不提邢窑。此次挖掘的古窑对研究白瓷的意义很大,是一个重大发现。”6月9日,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应邀来内丘县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河北主会场活动时,对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考古发掘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耿宝昌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历代陶瓷,曾撰写国内首部古陶瓷研究鉴定学论著《明清瓷器鉴定》,对古陶瓷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
“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耿宝昌老先生介绍说,邢窑创烧于南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时已达到鼎盛阶段,“邢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改变陶瓷仅有单一青色的状况,丰富了陶瓷的色彩;打破了自商代以来,以南方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自此,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这在我国古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邢窑瓷器名震海内外,所以邢窑的窑炉也成为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次挖掘的古窑对研究白瓷的意义很大,是个重大发现。”耿宝昌说,此次考古工作中发现的6座窑炉遗址,从现状上来看,保存十分完整,作为窑炉重要组成部分的窑门、火膛、窑床等都基本保存完好,这在考古发掘中是非常难得的。更为重要的是,其中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和之前在其他地区挖掘出的窑炉还不太一样,具有自己的特色。
“对古窑今后的考古发掘工作,您有哪些好的建议?”记者问道。
“夏天雨季即将到来,要加大对古窑遗址的保护。”耿宝昌老先生说,“窑址一旦遭到暴雨冲洗,便会失去原来的面貌,不利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希望有关部门在遗址发掘处搭建顶棚,这样不但有效避免烈日和暴雨对古窑、瓷片造成的损害,还有利于发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耿宝昌老先生还建议市、县相关部门借鉴其他地市在保护古窑、瓷器等方面较为成熟的经验,对出土的瓷器精心保管,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