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一行到诗墩工业区福杰陶瓷有限公司新厂区,记者见到20多名工人正在安装和调试新进的两条特种陶瓷生产线,月底将进行试生产,现已接到订单1000多万元,下个月技术工人全到位后就大批量生产。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资源等成本的上涨,我县许多陶瓷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甚至有许多企业表示难以为继。然而,福杰陶瓷有限公司在今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在“二次创业”中大显身手。
越是危机越要有科技创新
“现在的经济形势都较差,但越是危机,就越要有科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林福文拿出了自己研发的新产品——特种陶瓷轴承。
据介绍,这种陶瓷轴承无须加机油,用1700多度煅烧而成,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强、弹性系数大和无污染的特性,使用寿命是钢或铁的十倍,温度降低35%-60%,分为混合陶瓷轴承的全陶瓷轴承两种,能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和特种行业中,如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等。
陶瓷轴承是该公司采用产学研模式,通过与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浙江海宁陶瓷科技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针对特种陶瓷的技术创新难题,联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浙江海宁陶瓷科技公司进行两年的技术攻关,投资几百万元研发的成果。“将来开拓了市场,一年销售一两亿元没有问题。”林福文对此信心满满。
说到科技创新,也让林福文得意的是钛金、钛银系列餐具、茶具。去年8月投产以来,始终在热销,最近正向高级餐具、星级酒店餐具进军,山西省最大的“鄂尔多斯”等多家五星级酒店指定要福杰公司的产品。
“这就是科学创新的结果。”谈起这一系列何以深受国内外客人的喜爱,林福文一语道出“天机”。
越是不景气越要走市场化之路
去年和今年“6·18”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的氧化锆陶瓷首饰在泉州展馆亮相当天,立即吸引众多客商驻足流连,啧啧赞叹。
记者在该公司的展厅中见到了这些堪称“陶玉”的陶瓷首饰,只见这些首饰作品镜面效果如行云流水、色彩瑰丽,佩在指间、耳上、手腕、颈项,有一种舒凉的美感,精美绝伦。
据林福文介绍,陶玉首饰是该公司与陶瓷学院多名陶瓷专业和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师合作研究,经多年探索研发的新产品,使用高性能的氧化锆ZrO2为主材料并加入纳米陶瓷粉体,经1400多度煅烧而成。福杰公司提升高科技的含量、绿色保健的理念,使陶瓷在科技与装饰领域里闯出了一条新路。
目前,林福文已经注册了“碧莎”这一品牌,并且在义乌、山东、北京、上海已经完成代理商的洽谈,只待下一步授权。“市场越是不景气,越要走市场化之路。”林福文这样告诉我们,他同时已经着手陶瓷首饰品牌化经营的各项工作,争取在全国各地设立经销网点、连锁店。
就是这样,福杰公司通过不断进行技术转型升级创新,调整经营策略,进行二次创业,走向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公司将逐渐放弃原有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传统陶瓷的生产,专注于特种陶瓷和功能陶瓷的开发创新,增加占有功能陶瓷的市场份额。”林福告诉记者的构想。
想做大做强就要引进人才
记者跟随林福文到5楼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和调试新进的两条特种陶瓷生产线。
“这些技术员都是外地来的,我们德化这样的人才奇缺。”林福文坦言,要做大做强企业,就要引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由于整个项目科技含量高,设备先进,公司高薪聘请了40多人的科技人才队伍,而这40人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真正做到用越少的人员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公司把旧厂区改造成职工宿舍和生活与休闲场所,尽量让职工有保障,提高职工的福利,从而留住人才,为公司服务。
“这两条生产线月底将进行试生产,这将是德化陶瓷革命的一个标志。”技术总监兼厂长的杨本军介绍。他也是外地技术工人的一员,看到福杰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又有前瞻性,他下定决心与林福文合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负责技术把关和现场技术管理。
据林福文介绍,公司现有职工23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有75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有这样强的人才队伍为后盾,相信福杰的明天会更好!”林福文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