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历来是建材行业的淡季,酷暑难耐的情况下自然很少有人施工。然而今年的“淡季”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瓶颈问题加剧等原因显得尤为不平常,陶瓷厂倒闭、老板跑路属于最严重的表现,实力企业诸如斯米克等公司所出现的裁员现象亦是令人担忧,终端则有诸多商家迫于经营及租金压力纷纷退出卖场,一时间整个产业链的问题都渐渐暴露出来。
转型不是昨天刚刚被提起,但是“转型”的到来却依然令人感到措手不及。政府在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的举措颇能反映国人对待危机的态度。面对危机,我们似乎总在寻求讨巧的方式来转嫁或者延迟,等到形势连转嫁的机会都没有时则完全陷于被动。陶瓷乃至整个建材行业转型进程之所以收效甚微,根本原因也不过如此。简而言之,在危机肇始之初,我们并不缺少发现危机的远见之士;在危机未成熟之时,我们同样不缺少对抗危机的勇气;事情的结果却是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更多人却乱了阵脚,然而大势已成,只好壮士断臂,并美其名曰“战略收缩”。
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应对危机的惰性,这种惰性使更多的人抱有临渴掘井的投机心理,使许多人随波逐流而非勇于创新。而机制层面对于创新的缺乏鼓励,以及犯错成本的低廉更是助长了更多人成为投机者而非经营者。行业发展中的“洗牌”自是不可避免,然而这种洗牌所导致的悲剧性后果、这种洗牌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却不得不引人深思,并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更何况这本文来源于华夏陶瓷网些原本就是可控因素。
有人自嘲曰既然“冬天”来了,那就冬眠好了。于是收缩网点,裁减人力,把减下去的支出当做赚回来的收入。企业自然是需要做减法的,而任何因为过度发展而显得臃肿的模式也都有“瘦身”的需求。只是这种瘦身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斯米克员工对公司裁员的抗议)不容忽视,而被动式的“瘦身”又包含着几许理性,几许无奈呢?
与“战略收缩”同样热门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弯道超车”。
在市场发育稳定的状态下,规模化的优势极为明显,此时势单力薄的后起企业很难与之抗衡。以这种规模化产生的巨大利润为后盾,大型企业对整个产业链条都有着比较大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因此,在市场发育稳定的情况下,后起之秀争夺生产空间是很困难的。而等到行业转而萧条的时候,规模化反而成了累赘。企业不得不担负巨大的运营成本,并且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因为其庞大的规模而放大,从这个角度看,大型企业的犯错成本反而远远高于后起之秀,于是这些新锐企业在别人冬眠的时候反而一路飘红,成为日后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当然,外部的优势劣势只会影响到决策的艰难程度。企业的存亡之机却终究是掌握在经营者自己手中。我国的阴阳五行之说认为:冬主藏,是养精蓄锐之季。只有在冬天做好“藏”的功夫,才能养得起下个轮回的春生夏长。业内人士或许会自我安慰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殊不知冬天是大家的,春天却还不一定是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