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曹妃甸之光”第十五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释放的彩带还未落地,伴随着乐队的鼓乐,陶博会会展中心的各个展厅,到处是参观购物的客人,收获颇丰的参展商及客人大呼:陶博会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强。
走进南展馆,映入眼帘的是唐山惠达集团展厅,大屏幕播放着惠达30年来走过的历程和产品介绍。从一个28万元起家、产能3万件的陶瓷厂,发展到今天以产能800多万件居中国同行之最的集团,惠达的春华秋实从展厅中可见一斑。无需解说,一件件浴缸、面盆等卫生洁具,以其线条流畅、洁白光润诉说着它的卓尔不群。大牌恢弘大气,小厂精致婉约,一年一度的陶博会对各大陶瓷厂商来说也是一场汇报会,参展商们精心设计展位,挑选出新近研发的精品,在这次盛会中展示出来。
如果说过去人们的陶瓷消费以实用为主,如今,富裕起来的消费者购买瓷器则不再满足于基本款,而是更加看重外形美观。本届陶博会上的展品贴合市场需求,即使是传统的贴花工艺餐具,花面也推陈出新,或田园自然,或鎏金奢华。
香港一园的玻璃底罩茶具,将玻璃与陶瓷完美结合,仿佛瓷茶悬浮于茶香氤氲间。景德镇的法蓝瓷,器形之美让人大开眼界,无论是立着翠鸟的盘,还是倚着蝴蝶的杯,或是枝杈与鹦鹉造型的花瓶,大胆、唯美的创意设计让观众不禁频频按下相机快门。
15年来,陶博会的展品从产品向作品、艺术品转变,加入手工元素的展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相比于手绘,刻瓷装饰工艺则更为繁复。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展位,清脆的敲瓷声吸引了不少观众,只见一位技师用一字形、针尖形刀具,在一个大瓷瓶表面,按事先画好的图样凿刻出凹痕,然后上色。展位展示的成品,有风景、人物等各种图案的花瓶、装饰盘,据说,一个复杂的图案需要几个月才能刻好,真可谓“来之不易”。
田家窑第十三代传人田景儒老先生的手拉坯展位,每届陶博会都是亮点。与往年使用电动轮不同,今年田老用的是手搅轮。固定在轮轴上的青石轮盘,边缘处有一个小坑眼,年轻力壮的助手拿一根长木棍插入小坑眼内用力转动,青石轮盘快速转动,环状草绳另一端的轮盘也随之转动,田老就在上面拉坯。工具的原始,更增添了古老的制陶文化的魅力。
这边的“非遗”传承人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那边唐山陶瓷收藏爱好者黄志强的讲解让观众对陶瓷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陶博会开幕这天,黄志强应邀为少年新闻学院的小记者们现场开讲。他先给孩子们讲述陶瓷文化的历史,又带领大家到各展位,拿起展品逐件详细讲解其工艺,现场不时有观众向他提问。
流连南展馆的客商,除了操着各地口音的国内客商,更有皮肤黝黑的国际友人。采购商洽谈区,十几张桌前常常人满为患。一件件让参观者爱不释手的精美展品,也正是客商们争相下单的“宝贝”。
在会展中心北展馆,各种花色的艺术瓷、日用瓷小套件令人眼花缭乱。开展不到1小时,已经有不少市民大包小包买到手软,更有市民提着拉杆箱来采购。陶博会是专业的,也是大众的,陶瓷厂商们需要这场盛会,北方瓷都的市民们更需要这场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