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2004年春拍明洪武观音龛95.6万港元成交
北京翰海2004年秋拍清乾隆粉彩观音坐像495万元成交
北京华辰2010年春拍18世纪德化窑观音立像78.4万元成交
三家鼎立,龙泉窑德化窑也有上佳成绩
观音是最为常见的佛教供养菩萨,有缘于此,古代先民很早就运用各种材质制作观音造像,在这之中,以陶瓷工艺制作的瓷塑观音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出自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的制品,制作数量庞大,工艺精湛,堪称我国陶瓷艺术的巅峰创造。就这三者而言,拍场表现最好的是出自景德镇的制品。龙泉窑瓷塑观音虽然上拍数量不多,但所获成绩一贯上佳。德化窑瓷塑观音享有广泛盛誉,但从历年的拍卖结果看,拍场成绩却和名气严重不符。
景德镇
南宋景德镇观音坐像去年以2530万港元天价成交
据知,以陶瓷工艺制作瓷塑观音像始于唐朝,至宋元时期,包括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在内的名窑均在瓷塑观音的制作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就这三者而言,拍场表现最好的是出自景德镇的制品。目前成交价最高的瓷塑观音就来自该窑,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以2530万港元成交,此件观音像面相丰腴,发髻高挽,头戴宝珠花冠,花冠正中有一小化佛。青白釉袈裟自头顶披下,袒露出素白面部及胸前,胸前配璎珞及丝带。
现有资料表明,北宋时期景德镇即开始烧制陶瓷观音,且多为素胎,后施以彩绘,尚停留在对泥塑彩绘及木雕彩绘造像的模仿阶段。南宋时期,烧制得以发展,从收集的样本来看,像身仍为素胎,但服饰已经施以青白釉。青白釉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色品种,又称影青。此时期的菩萨大多头戴化佛冠,其花鬓较为复杂,身穿通肩袈裟,饰璎珞,虽然延续了北宋素胎加彩的装饰手法,但已经逐渐显现出陶瓷材质的特质。
到了元代,陶瓷的表现力得到增强,釉面光润莹洁,服饰繁复华丽。此时的观音像一般为通体施青白釉,花鬓冠不如宋代夸张但更为精细,多着通肩袈裟,璎珞装饰更复杂。其他附件装饰有所增加,出现了加佛龛类型的观音造像,并且出现侍者、跪拜弟子等。青花的技法也用在陶瓷观音的装饰上。元代因其技术改革,造型贴合时代审美,所以景德镇陶瓷观音的制作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代景德镇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就是一件元代瓷塑造像精品。
清代粉彩观音传世之作稀少拍出高于估价两倍有余的价格
随着德化窑的崛起和审美的变迁,景德镇陶瓷观音在明代走下巅峰。这一时期的造像由精细繁复转为学习德化窑的风格,追求流畅简洁,披风、高髻取代了繁复的花髻冠,复杂的璎珞装饰也不见踪影。此外,随着明代五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的流行,景德镇还生产单色釉以外的其他种类造像。在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485万港元成交的明19世纪三彩观音坐像,就是一件明代景德镇瓷塑观音塑像。此观音像高螺髻,戴宝冠,面目秀美,身着衣裙帔帛,胸腿饰璎珞,垂左足,右脚屈于岩座上,双手按右膝。佛像施绿、淡褐、黄三色釉,局部饰黑彩。
佛教造像十分讲究色彩的鲜艳明亮。清代将粉彩运用在了瓷塑观音上,但因造型复杂,对细部要求高,成功之作甚少,加上难以保存,故传世的粉彩佛像十分稀少。在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观音坐像以高出估价两倍有余的495万元成交,位列瓷塑观音成交价第二位。此观音像盘腿端坐,手捧火珠,座基以松承釉底彩为主色调,莲瓣上的粉彩浓厚鲜艳,佛身沾饰多彩,保存完美,甚为难得。
龙泉窑
龙泉青瓷观音上拍量不多但成绩上佳
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境内的龙泉窑,在瓷塑观音的烧制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创烧于北宋时期,在南宋达到鼎盛,其间成功烧制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元代人物塑像以观音像多见,容貌端庄,形体丰腴,服饰装扮上璎珞相串,器体胎壁稍厚,露胎的部分呈色变深。在拍场上,龙泉窑瓷塑观音虽然上拍数量不多,但所获成绩一贯上佳。在2006年北京匡时春拍中,元龙泉窑青釉观音神龛以258.5万元成功拍出,位列瓷塑观音成交价排行榜第四名。此器釉色青翠,温润如玉,集龙泉窑堆塑、模印、露胎等主要装饰技法于一身。
德化窑
明代德化观音工巧逼真清代“以似美男者为贵”
在明代,福建的德化窑研制出了白度超过同时期景德镇窑的白瓷,史称“白建”,而且,随着一代制瓷名家何朝宗等大师的出现,德化窑的瓷塑人物烧制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天工开物》中记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这个时期的瓷塑观音,都是精雕细刻、工巧逼真的艺术珍品。
何朝宗瓷塑观音天下闻名
名满天下的何朝宗是明代制瓷大师。据说他的每件瓷雕,都会先摆放在窗口供路人点评,稍不如意就推倒重塑,而如果遇到得意之作,就在背部钤盖印章。所以,他流传于世的瓷雕作品都是极少雷同的上乘之作,在16世纪的海外市场上,被称为“独一无二的珍品”。
虽然何朝宗瓷塑观音天下闻名,但绝大多数保藏在各文博机构和重要藏家手中,在近年拍场上少有上拍。在2011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一件何朝宗制送子观音像以172.5万元成交。在此像上,德化窑所擅长的衣褶写实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背后有篆书“何朝宗”葫芦形款。
拍场成绩和名气严重不符
入清以后,德化的瓷雕观音仍很盛行。朱琰《陶雅》载:德化观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其素衣而蓝风兜者。像以似美女者为劣,以似美男者为贵。”《泉州古物编》亦载:“观音佛高一尺,趺坐,面如美男子,丰而且丽,不可多得之品也。”
晚清至民国年间,德化瓷雕艺术又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制瓷名家如苏学金、许有义、游长子等人都擅长雕塑,颇有何朝宗遗风,而且数度获得国际博览会奖。福建博物馆受的一尊苏氏童子拜观音作品,通高36厘米,背盖有“苏蕴玉制”方章,蕴玉系苏氏宝号。
福建德化白釉观音像质地洁白,塑形准确,形态生动。近年来的拍卖场上,来自德化窑的瓷塑观音多有上拍。在2010年北京华辰春拍中,一件18世纪德化窑观音立像以78.4万元拍出,是目前成交价最高的德化窑观音造像。此外,目前在拍场上获得成交的德化窑瓷塑观音,多出自清代。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康熙德化白釉观音坐像,以57.5万元获得成交。整器坐像以德化白釉烧制而成,质地坚密,宛如象牙。虽然德化窑瓷塑观音享有广泛盛誉,但从历年的拍卖结果看,拍场成绩却和名气严重不符。雅昌艺术网统计,截至目前,德化窑瓷塑观音共计上拍476件,成交率49.63%,总成交额仅1563万元,在已经获得成交的拍品中,只有38件拍品在十万元以上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