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隆重开幕
11月13日,由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主办的“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广州是巡展的第二站,展期到明年的五月份。今年上半年已在澳门博物馆展出,明年五月份将移师第三站—香港。
本次展览共计180多件粤港澳三地馆藏的精品外销瓷文物展出,香港的展品以茶具居多,澳门的展品则以广彩、克拉克瓷以及宗教题材的作品为主,其中从澳门本地出土的大量克拉克瓷为过去展览所鲜见。
按照海上陶瓷贸易的历史发展脉络,从东汉至清朝,整个展览分为三部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以及“瓷艺远播”。在第一部分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古代陶瓷的生产技艺、发展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宋至明清的外销瓷贸易,并陈设了大量的海上发掘实物。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陶瓷的生产状况,以日本、东南亚国家为主。在这三部分中,观众都可以看到每个朝代时期的代表瓷窑以及相应的瓷器,比如魏晋南北朝的龙泉窑、磁州窑;唐代的唐三彩、长沙窑;宋代的耀州窑、吉州窑;等等,并配有文字,介绍瓷窑历史、瓷器特点、工艺、器型等,非常详尽。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早于陆上丝绸之路,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中,广州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便取代了徐闻、合浦成为主港;虽然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但广州依然是关键港口。隋唐时,主要的大宗出口货物是丝绸,“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到了宋元,瓷器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人们开始把这条海上通道叫做“海上陶瓷之路”。
在本次展览的文物中,最多的要数人们所喜爱的青花瓷,多是白底蓝花的器物。青花瓷,常被人称为“元青花”,实际上,青花在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青花热”一直延至清初。所以,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元明清三朝出口的青花瓷。
元朝政府认识到只有手工业发展与海外贸易市场的相配合,才能推动元朝经济的发展,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远比宋朝繁盛,青花瓷外销,占了对外贸易的重大比例。外销的港口主要集中在泉州和广州。当时元世祖后期仅行泉府司所管辖的海船就有一万五千多艘。景德镇瓷都的地位也立于此时。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了海上瓷路的航线。郑和的航海线延至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这不仅发展了同海外各国的外交关系,也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往来。即使当时同中国没有传统关系的柔佛(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王都也存有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康熙二十三年,海禁开放后,,国外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量更加扩大了。仅在1753年,英、法、荷、丹麦等国的5艘商船运回欧洲的中国瓷器大约就有100万件。清代的外销瓷器占有了欧洲市场的相当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