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普遍认为,诞生于晚唐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上林湖越窑青瓷的最高成就。然而,到北宋中晚期,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停烧,举世闻名的“秘色瓷”和秘密配方一同消失了。瓷土之外,釉色是攻关的另一重点。根据不同的配方做出一个个小标本,与古物进行颜色和成分对比。我国陶瓷产业杰出的制作工艺让世界惊叹!
事实上,越窑始于东汉,盛于晚唐、五代、北宋早期,衰于北宋晚期,至南宋时停烧。
2003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走上了申遗之路。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名单,位列第14位。今年11月17日,上林湖越窑遗址再度进入申遗名单,与龙泉窑遗址联合作为青瓷窑遗址的代表再次位列其中,居第18位。
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厉祖浩告诉记者,随着越窑遗址再度入围申遗目录,现在慈溪兴起了复古秘色瓷烧制术的热潮,有的已见成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施珍,浙江省非遗传承人孙迈华,民营企业家闻长庆,是其中代表人物。
64岁的企业家闻长庆曾是个收藏家。3年前,他开始研究秘色瓷。“烧秘色瓷,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瓷土,要达到古人的水准。”他的窑室内满是山上挖来的瓷土
为了提高瓷土的质量,闻长庆还仿造古人的沉淀池,找了几个大水缸。“古人的沉淀池都很大,一般土层腐化后,还要经过筛选、沉淀3年,这样腐化出来的土质,和液体一样,瓷土的质量最好。我们没有条件,只能用水缸代替,最多沉淀半年就要用了。”
经过上万次试烧制成的越窑葵口洗,是他的得意之作。他说:“从外表看,它是秘色瓷,从成分数据看,也是秘色瓷(秘色瓷存世实物仅有法门寺出土的一件,是否接近,就是和其进行比对)。”这个葵口洗在不久前的“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施珍,宁波工艺美术大师,她爷爷是近代中国著名陶瓷教育家施予人。她16岁到景德镇学艺。两年前创办陶艺研究所,转向创作。
施珍说,烧制秘色瓷,贵在原汁原味,她一直以上林湖、杜湖的泥土为原料,以周边的石材作为釉料。不过她认为,光是仿古,只怕难以成功。为此,施珍试图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找到突破。
“北宋末年,上林湖一部分瓷工迁往了龙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泉青瓷是越窑青瓷的延续。”孙迈华试图从龙泉青瓷的烧制技法中寻找打开秘色瓷烧制之谜的密钥。
十年磨一剑,说不出失败了多少次。他说,他的几件作品,已接近法门寺的唐代秘色瓷实物。慈溪博物馆馆长厉祖浩:接近破解秘色瓷技法之谜
慈溪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慈溪博物馆馆长厉祖浩说,有人耗费百万元在尝试,还有人在传承创新,这都是好事。不过,目前烧制出的作品,多少都还有差距。闻长庆仿制得很不错,但不少作品边缘会卷起,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或耐高温不够。“现在慢慢在接近解开秘色瓷技法之谜,相信应该能成功。”
事实上,她主持的“越窑青花瓷”研究课题,得到国内许多专家的关注和肯定。今年她的4件青瓷作品获得全国金奖。非遗传承人孙迈华:从龙泉青瓷技法中寻找密钥孙迈华的慈溪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离上林湖越窑遗址只有3公里。孙迈华,龙泉人,是非遗传承人。2001年,因为慈溪市要恢复越窑青瓷生产,他被引进到上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