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仿制古陶瓷中的精品并冒充“真品”出售目前在我国已颇具规模,仿真水平也越来越高。据说个别的仿品连古陶瓷鉴定专家也难以辨别真伪。但一件赝品仿造得再好,它也没有历史价值,因而亦没有文物价值。赝品不但给买家带来巨额的金钱损失,还给收藏界带来一系列的误导,任何一个收藏家或收藏机构对赝品深恶痛绝的原因也就在于此。“目鉴”是古陶瓷传统的鉴定方式,它已运用了_上千年。“目鉴”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产地)法”,绝不能把它看作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目鉴”方法是鉴定者通过观察器物的胎、釉、彩、纹(饰)、工(艺)、型,再结合自己所积累的有关该类器件的知识相比较而得出断代和断源(窑口)的结论。这种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考古标型学”在方法论上没有问题。“科技鉴定”中的元素成分分析方法同样也是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问题在于“目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受鉴定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同一件器物,不同鉴定者的结论往往会截然不同,甚至同一鉴定者亦会先后给出不同的结论。在收藏界,这已是耳熟能详的现象了。因此,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古陶瓷进行准确的、客观的、数量化并可重复的技术鉴定就成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正德瓷器真伪鉴定
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在国际上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且这种鉴定方法发端于欧洲。原因如上所述,中国古陶瓷是世界性的重要收藏品,但在国外没有中国那么多的“目鉴”专家,加上他们传统上对科学技术非常尊崇,古陶瓷的科技鉴定就成为一门学问并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科鉴”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客观性,它是完全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之上,在科学原理上是经得起推敲的。检测的成败在原则上只取决于受测样品、仪器和检测程序的正确性,不取决于具体的操作者。换句话说,它的结论是可重复的。
古陶瓷的科技鉴定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展开,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阻力,这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首先,古陶瓷的科技鉴定研究在中国的历史还很短,而且它不是像用显微镜看细菌那样一学就会的技术,现有的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它独特的复杂性。但“目鉴”具有人为随意性并经常出现“误鉴事故”,因此古陶瓷的鉴定应该将“目鉴”和“科鉴”两种方法并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看法基本上已成为广大严肃的、力求探索真知的古陶瓷专家和收藏家的共识。2003年10月,“古艺术品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双轨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吕济民、史树青、耿宝昌、孔祥星等我国著名文物专家均在会上作了重要的讲话,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古陶瓷科技鉴定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我国的文物和科技部门近年来也对科技检测从设备到人员均加大了投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陶瓷科技鉴定从技术到制度都会有重大的进步。
在讨论具体的古陶瓷的科技检测方法之前,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科技检测要有一个定义或判断,不能也不应“鱼目混珠”。真正的科技检测最基本的一点必须是数量化的,即进行定量测量的检测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测量数据出来以后,结论是按照科学标准自动做出的,无需再有人为的主观判断。从这一个基本点出发,我们可以知道,近年来日渐流行的痕迹学等鉴定方法可能很有效,但严格地说,因为它不是进行定量的测量,结论是由操作者主观做出的,因此还不能算科技鉴定,只是在显微镜协助下的传统“目鉴”的延伸。
科技鉴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元素成分分析”方法和“热释光”方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检测技术,而后者更是国际上最通用并已进入商业运作的科技鉴定方法。笔者是物理学工作者,同时也是古陶瓷爱好者,撰写这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主要是想帮助读者对科技鉴定方法及其相关的问题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作为一种科技鉴定方法,其基本原理必须建立在已有定论的物理学理论基础上,目前的古陶瓷科技鉴定方法能达到严格的科学标准的,大体上只有“元素成分分析方法”和“热释光方法”两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理论都是物理学长期研究的结果,前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后者更是超过三百年。前者测量的是胎、釉或彩料的化学成分,后者测量的是与瓷器烧成后时间长短成正比的吸收自外界的能量。它们都是作为一种物理理论和实验方法被物理学家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后形成的一种科学方法。随后,人们发现它们同样可用于古陶瓷的断代鉴定,因此才被引入到古陶瓷的研究当中。有趣的是这两种方法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物理学考虑,但它们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而且可以同时应用于某件器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