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本元文化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艺术创作的,时常感到困惑。当下,信息和科技快速发展,资讯网络四通八达,身处其中的个体,就像小小的因子,裹挟在信息与镜像的巨流中,交流融会,变化发展。但五色目盲,五音耳聋,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疾速向前所谓的超越,而是找到自己文化的土壤,汲取养分,呼吸生长,获得一种真正内在的生命力。艺术个体的存在如此,文化的境遇也亦然。感概的是,我们历史上曾是造物文明辉煌的国度,而今却是加工仿制的大国;感叹的是,艺术缺失和文化复制的背后,是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危机。如何在丰厚的造物智慧与中国创造之间搭建桥梁?怎样使我们民族传统的情感、仁爱以及对道德境界的追求,融入今天的社会发展?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力?这些问题都与本元文化息息相关,迫切而又现实。因此,回归本元,也是要找回我们文化的本根和血脉,复兴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本源,再现事物本真的价值。
潘鲁生在创作
粉墨众生
三十年行走民间进行田野调研,对质朴的民艺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传统生活方式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传承不息的文脉。百姓日用的器具物用,不仅是生活的用品,还承载着文化的灵魂。特别是经过一代代人的积累和传承,民艺已然成为一个丰富充实的社会文化体系,其中质朴丰富的形式和语言,深刻的文化主题,不断传习的手艺思想,还有“以无厚入有间”出神入化的“道”的境界,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三十年来,我和团队的同事们,从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到关注文化生态保护,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探索本元文化的生长问题,希望保留住这些文化的种子,增强和充实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艺术精神。
在以往的创作中,曾尝试和探索当代艺术对民艺的取用与传承,时隔数年,又有了新的体验。作为创作上的再认识,延续了门神、彩墨、鲁班线等主题,并尝试以纤维、陶瓷、金属板材等媒介和装置艺术加以表现。这是一个进一步发掘物质形态并融入情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消除媒介材质与符号图式的畛域分野,实现深层次的互动、对话和共融,形成了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体验。我想,民艺等本元文化不仅是直观可视的符码系统,还有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体系,语言、图式、工艺和媒介等探索,也是进一步形成关于本元文化的表达和共鸣。
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理想与现实深刻交织,回归总有现实的期许,正是与现实语境相关,形成了新的视野和期待,传统意象也往往呈现出当代的意味,成为艺术的创新。正如门神意象中既有传统年俗的寄托和期待,有意象幻化生成的倏忽即逝与恒定如一的境遇,也融入了当下关于世事的思考,希望唤起一种蕴藉宽厚的情怀,涵养人性,提升心灵。应该说,当代艺术是对现实的观照,不仅有哲学层面的思考和美学视角的阐释,也揭示和面对现实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文化创造力的复兴与重构,艺术当有所为。从传统意匠中往往会获得灵感。鲁班线的创作,也是从司空见惯的物用出发,将悟化语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一种数理规则的延伸,形成新的创作感知和体验。规矩绳墨原是伦理纲常的隐喻,但作为单纯的线的交汇与延伸,却呈现出新的时空境界。此次展出的陶瓷作品则主要是对彩墨语言的探索和表达,尝试物性的自然融合,也是对艺术创作过程控制力的一次全新体验。瞬间生成的水墨意象,有水墨线条之间神奇的交会,有既往的感知和当下的灵感,成为水火物力与心象的融会。其实,我们的传统艺术从来都不是创作的樊篱和束缚,而是取用不竭的沃土,从中生出中新鲜的灵感和体验。
总之,传统与当代,不应是断层的机体,而是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从实践中获得认知,从创新中厚积薄发,将不断发现和彰显本元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次巡回展的“门神纳福”、“鲁班线韵”、“国瓷彩墨”和“工艺文献”四部分,体现的是一个阶段的创作感悟。其实,创作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深入其中,沉静下来,有着属于它的心境和心理架构,不断形成关于本元文化的认识和表达。现将这些并不成熟的创作呈现出来,与艺术界的朋友交流。
癸巳年谷雨
潘鲁生简介
潘鲁生,1962年生,山东曹县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990年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学硕士学位研修班,199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系中国文化名家、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现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从事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30年来行走田野,研究民艺,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一系列研究课题,出版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创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美术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入选“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奥委会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