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历史漫漫,沉淀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情,由此凝结而成的艺术品,如同粒粒珍珠散发着动人的光辉。艺术品,这些原本根植于生活的精美器物,由实用转向玩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是次瓷器、杂项艺术品及古美术文献专场,我们精心挑选出一百余件拍品,其中不乏精品;亦有海外收藏家之珍藏,传承清晰,气韵长存;更有稀世遗珍,其风采傲然,自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自民国时期至今,明代早期珍瓷一直是鉴赏界赞叹和搜求的焦点,本场重点推出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可作为明代洪武釉里红的典型代表。其与2007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成交价达7852万港币的玉壶春瓶和北京故宫博物馆院所藏的清宫旧藏玉壶春瓶造型纹饰几乎相同,应出自同一位画工之手。虽然相较前两只残损略大,但发色却是其中最为漂亮的,其艺术成就令观者无不倾倒叹绝。而且此瓶系出名门,早年即已入藏世界著名的法国吉美博物馆,并附有法国文化部长亲笔签名的收藏证书。虽未能以完美面貌示人,却仍不掩饰其艺术锋芒与魅力,是博物馆陈列或私人收藏的绝佳之选。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高32.8cm
法国吉美博物馆旧藏(附证书)
明末清初时期民窑发展空前强盛,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板块。本场的明崇祯青花“指日高升”纹莱菔瓶,发色深沉浓艳,人物形象生动,尤其成对保存实属难得。清康熙青花“苏东坡赏心事”大罐器型挺拔,文人气息浓郁。
明崇祯 青花指日高升图莱菔瓶一对
尺寸:高19.7cm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风采傲然,近年价格已远超明代珍品,成为市场热捧的主流。康熙豇豆红与郎窑红久负盛名,无论古今中外皆为传世名品。本次的豇豆红太白尊和郎窑红斗笠碗莹润无比,均属国外藏家的早年珍藏。一对康熙茄皮紫釉暗刻云龙纹盘色泽鲜亮,刻工娴熟,为康熙朝较为名贵的单色釉品种。清乾隆酱地褐彩“山水庭廓”图笔筒极其少见,很有可能是唐英所制。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尺寸:高8.7cm
元代前后的老窑瓷器一直是中拍国际的特色阵地,本场拍品龙泉窑、磁州窑、湖田窑等产品均有涉及,磁州窑剔花梅瓶刀工犀利洒脱,造型挺拔,时代风格明显。湖田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胎体轻薄,釉面清亮,亦是不可多得之物。
元 磁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尺寸:高42.6cm
我国的工艺品创作至明清时期技艺发展到最高峰,帝王倡导于上,文人苦心孤诣,工匠穷极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令人赞叹的精致实物。清中期“太平有象”象耳三足熏炉纹饰华丽,铸造精美,古雅端庄,为清代熏炉之美器。清乾隆松鼠葡萄纹玳瑁花觚以珍贵的玳瑁为材,运用独特的“活纹”雕刻法,工艺极其精致,很有可能为清代造办处所为。
清乾隆 松鼠葡萄纹玳瑁花觚
尺寸:高39cm
清中期 “太平有象”象耳三足熏炉 高22.5cm
清乾隆 “痕都斯坦式”西番作白玉薄胎缠枝莲纹福寿杯,为上等和田白玉精雕而成,通体洁白无瑕,杯体为桃实形,内壁光素,外壁压地突起一周缠枝莲纹,恬静雅然。此福寿杯重仅40.3克,当真是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且周身上下厚薄一致,转折起伏方圆合度,干净利落,其琢玉之工巧足使观者惊叹,若非高手云集的皇家御制且不惜工本,民间瓦肆工坊根本无法做出这样的绝品,参阅诸多痕都斯坦式清宫遗存资料,如此杯之薄透者也极为稀见。
清乾隆 痕都斯坦式薄胎缠枝莲纹寿桃杯 长12.5cm 高4.8cm
文房器具明清两代盛极一时,用于书斋清供,体现名士情怀。“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一语道出古代文人的赏石文化。明代的赏石文化深受宋代传统美学精神的影响,也给赏石灌输了本时代特有的意趣风格,小型赏石成为主流 ,越来越多的美石置于几案之上,成为明代文人书房中十分重要的陈设品。本场的明代“神龙”灵璧石满壑纵横,清瘦峻挺,恰如一条躬身探视的商代巨龙,皮壳滑如油脂,润泽雅致,原配木质方形台座造型简洁,与明式家具风格一致。令人称奇的是,几百年的岁月中,“神龙”与其木质基座相濡共存,曾终日在香火中沐浴香气,如今石体也能散发出绵延不绝的香味来,如有灵性一般。
明 “神龙”灵璧石 (配原托)通高42cm
古代艺术品的魅力蕴含了时光的印记,仿佛是逝去历史的浪漫化身。当这些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那些岁月痕迹和历史风韵产生的独特美感,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让今人充满敬意,他们必将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目标。
1934年 大维德爵士著《中国陶瓷图录》精装签名版
尺寸:41×3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