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的湘江东岸,曾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自唐代起,就以陶瓷闻名于世。上世纪80年代逐步衰落。如今,千年古镇重焕新颜,在复兴之路上悄然蝶变。
古街:重拾千年不息的窑火文化
6月中旬,记者从长沙市芙蓉北路驱车北上,至望城区丁字镇往西,约摸20分钟便到了位于铜官镇老街的“泥人刘”工作室。
工作室主人刘昆庭,正在指导几名学员制作铜官特色茶陶。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刘昆庭2001年从广东返乡,在铜官创建陶瓷作坊。
“我家是陶瓷世家,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从泥土里透出来的那股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刘昆庭成为返乡重振铜官陶瓷雄风第一人。
“本世纪初,一大批铜官陶艺人才分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铜官镇副镇长刘海波介绍,铜官陶瓷的口碑曾享誉全球,但随着一大批本土陶艺人才外迁,铜官陶瓷一度衰落。近年,在“文化强省”战略出台后,望城区倾力打造“一江两岸三镇”(铜官、靖港、乔口),这为千年古镇铜官振兴带来了契机。
为激励更多陶瓷艺人返乡创业,铜官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每年由镇财政拿出1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同时,积极发挥铜官陶瓷协会作用,引导陶艺大师抱团发展,扩大铜官陶城的品牌效应。
为营造良好的陶瓷创作环境,镇政府相继投入8000万元实施古镇提质改造工程。行走在布满旧陶瓷生产车间的古街,那些依然保存的断壁残垣与新建的小径游道和谐地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陶都古镇的前世今生。
刘海波介绍,铜官老街已完成立面改造、杆线入地和景观文化工程。保护性修缮后的唐代外兴窑、义兴窑古韵十足,原貌修复的义渡亭、六家冲古井等景点古朴悠然,以陶瓷为主体的铜官陶艺老街初具规模。古街上原湖南陶瓷总公司第八厂旧厂房已改造成为陶艺村,能同时容纳500人玩泥,将打造成为艺术家、陶艺家的聚集区。
“这里拟建设陶瓷艺术学院、陶瓷文化交流中心、陶瓷研发生产基地、铜官传统陶艺体验馆等,铜官将成为湖南的‘798’(北京著名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老厂区)。”刘海波说,复兴古镇不是单纯推倒重建,而是要重拾千年不息的窑火文化,并将之打造成铜官独特的名片。
目前,铜官拥有陶瓷生产企业38家,从业人员1.3万人,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约800人,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余位,生产的釉下彩日用餐具出口美国、加拿大、荷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镇:为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沿着铜官古街往东北方向前行约1公里,眼前出现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景象:一幢幢三四层高的住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马路两旁;一个数百平方米的花园,在楼房簇拥下分外醒目。
这里是一个有着700户居民的铜官新镇。
杨文兵正悠闲地坐在自家前坪的摇椅上,不远处便是花木掩映的大花园。
“我家这栋3层楼房,自己住二、三楼,一楼出租给人家开超市。”杨文兵,原铜官镇花实村村民,2007年因铜官镇兴建循环经济工业园,搬迁至这片安置小区。
自从镇里工业园建起来后,杨文兵不用像以往一样到处打零工了。
“给企业做点物流生意,收入还不错,”杨文兵算了算,加上房屋租金,全家一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依托长沙电厂而建的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园,位于新镇北面,以循环经济为发展重点,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巨星集团、中石油、兴嘉生物、新雅置业等近20家大企业相继落户。
“为保存铜官老街的风貌,我们新建了铜官新镇;但新镇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铜官镇财贸办副主任徐忠于介绍,循环经济工业园引进的项目,都是环保效益型的。如,中国住宅产业化龙头企业巨星集团入驻后,每年可消耗长沙电厂的粉煤灰与脱硫石膏60万吨。
2012年,铜官镇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31.5亿元,实现财税收入1.34亿元。
项目纷纷落地,带来了滚滚财源,也吸引了更多人流,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
目前,花实村的大部分村民已不用外出打工。有的在企业里找到了工作,有的在本地办餐馆、开茶室,村里已经有了100多台私家车。
记者在铜官新镇走了一圈,扑面而来的除了清新的空气,还有餐馆、茶楼、物流公司、KTV等店面的闪亮招牌。
今年3月,为加速融入长沙,铜官镇又启动了城湘大道、湘江大道北延线铜官段建设。长沙至铜官“20分钟经济圈”呼之欲出,1.6万铜官村民的城市梦触手可及。
“铜官正以建设‘小城市、大铜官’的思路,力争打造中国名镇,” 谈到铜官镇的发展前景,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资涵兴奋地告诉记者,铜官不仅将打响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品牌,还将与新镇建设相结合,打造投资兴业的财富洼地,力争2015年跻身长沙市十强镇!
■记者感言
古街新镇两相宜
孙振华
古镇兴盛,或居交通枢纽位置,或因独特产业优势;古镇衰落,也因这些优势不再。
复兴古镇,再现其热闹繁华,已成为不少地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选择。
古镇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其独特的“古味”。这既是古镇千百年生生不息的“精魂”,也是当下吸引人气、发展产业的“本钱”。
但多年风雨沧桑,古镇基础设施已陈旧不堪,居民生活的承载能力已十分“薄弱”,必须提质改造。另外古镇要可持续发展,还得有产业支撑;而发展产业,势必进行大规模建设。
这无疑将古镇发展推向了“两难”。
如果在古镇大兴土木,简单地将旧建筑推倒重来,这种“建设”,已不是“复兴”,而是一种破坏,古镇发展便失去了文化的根,显然,这无助于古镇重振雄风。
将古镇修旧如旧,复兴光大其传统产业,彰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以此擦亮古镇的特色品牌;在古镇相邻区域另辟新镇,发展新型产业,让居民安居乐业,并得享现代城市文明——古街新镇两相宜,千年陶都铜官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对其他古镇的发展应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