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高新区一陶瓷刀展厅,各种各样的陶瓷刀摆在桌上。
从2002年我国第一把自主研发的陶瓷刀在淄博问世,到现在陶瓷刀作为环保健康的餐具走进千家万户,陶瓷刀已经发展成为淄博陶瓷有代表性的地域品牌产品之一。然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陶瓷刀现在已经“两极分化”,部分高端品牌继续用氧化锆生产,而很多厂家直接用价格低廉的氧化铝替代氧化锆生产陶瓷刀。一个代表淄博陶瓷的地域品牌正在走向偷梁换柱、恶性竞争自我摧毁境地。
陶瓷刀良莠不齐
6月14日,记者来到了淄博开元文化大世界一楼。“3件套带大刀,100元。中刀90元就行。”在一店铺内销售人员表示,自己有工厂,材料都是氧化锆的。另外几家,同样是陶瓷餐具3件套,有的价格七八十元,也有的价格接近200元。
14日下午,记者来到义乌小商品城。不少商家3件套陶瓷餐具标价才40元左右。一名女摊主告诉记者,好的陶瓷刀是用氧化锆生产的,这种便宜的是用氧化铝生产的,用氧化铝生产的陶瓷刀硬度强度工艺各方面达不到刀具应有的水平。在另外几家,记者发现有的标价40元,最便宜的标价仅有38元。
而6月13日上午,记者到研发生产陶瓷刀的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了解情况时,记者看到,这里一把单独配有龙纹的菜刀就标价320元,三件套的陶瓷刀标价高达860元。销售人员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他们的价格高,质量同样好。
外包装无商标厂名
记者在淄博中心城区一些销售陶瓷餐刀的店铺采访时,大多数销售人员称,他们的生产工厂在淄川昆仑或者博山,质量有保证。但在陶瓷刀的外包装上,没有产品商标也没有生产厂的地址和电话,产品说明书上更没有标明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等信息。
6月15日,记者来到淄川昆仑的国瓷城。每个陶瓷门头内几乎都销售陶瓷刀,在一个比较大的陶瓷门店内,记者看到两名中年妇女正在拿着陶瓷刀片和刀把组装。记者以批量购买陶瓷刀的身份与店主进行了交谈。“你如果购买100套以上三件套每套38元就给你。”女店主说,他们的利润很低了,小刀片从南方进货5元,大刀片是8元,陶瓷把是淄博本地产,每个3元,刮皮刀6元,再加上10元左右的包装费用,成本价就三十五六元。
地域品牌陷入困境
从2002年国内第一把自主研发陶瓷刀在淄博问世,到享有国家专利的全陶瓷餐刀和景泰蓝餐刀在淄博陆续研发成功,可以说一步步把陶瓷刀打上了淄博的烙印。很多人看到了里面的商机,蜂拥进入陶瓷刀行业,由于人才、技术、工艺装备等各方面的不足,有的自己无法生产高纯度的氧化锆原料,有的没有加工装备而需要委托另外的厂家做后续加工,有的质量检测设备不全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甚至有的购买别人的刀片直接进行组装,造成了市场上的陶瓷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针对陶瓷刀无序发展的状况,2008年1月30日,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正式文件下发了委托淄博华创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制定“陶瓷餐刀”国家标准的通知。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氧化锆日用陶瓷刀国家标准审定会上,由淄博华创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制定的《氧化锆日用陶瓷刀》国标通过专家审议。可是,由于陶瓷刀被划分为管制刀具,因为过不了安检这一关,到现在4年时间过去了,陶瓷刀的国家标准迟迟未出台。
而随着经济发展,竞争压力加大,为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降价成了必选之路。更有企业直接拿成本更加低廉的氧化铝代替氧化锆生产陶瓷刀。这时候,地域品牌的局限性显露了出来。过去大家都在说淄博陶瓷刀,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不会追究从哪儿购买,买的什么品牌,而是直接印象就是淄博陶瓷刀质量变差。陶瓷专家认为,陶瓷刀容易被当作地区性品牌,适合在局部区域内的推广,不适合更大范围地拓展和推广。在同一区域使用相同或相似称谓的企业太多,不仅会造成品牌形象、企业形象的混乱,稍有不慎还会引起商标纠纷。
相关链接
上世纪八十年代,陶瓷刀在日本研发生产,其主要原料就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纯度氧化锆,因此陶瓷刀又叫“锆宝石刀”。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陶瓷刀具有传统金属刀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不会藏污纳垢、非金属铸造不会生锈、切食物无金属味残留、轻薄锐利、易拿易切、清洗容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