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曾以“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绝世之美魁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烧造的鼎盛时期从宋徽宗时期开始到北宋灭亡,仅有二十余年,如昙花一现般的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传奇。此后历代仿烧,难得神韵,直至周总理号召恢复汝瓷。
孟玉松大师自1973年开始从事汝瓷研究和恢复工作,曾担任原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1988年撤县改市后为汝州市美术汝瓷厂)技术科科长,1986年起兼任总工程师。她曾经带领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多项汝瓷生产技术,荣获许多科技成果:1983年恢复汝瓷天蓝釉,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1984年研制成功汝瓷豆绿釉,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腾飞奖;1987年恢复汝瓷月白釉,获平顶山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研制恢复汝瓷天青釉,使失传800多年的北宋汝瓷制作工艺得以全面恢复,使一代名瓷得以重放异彩。
由于孟玉松大师在汝瓷恢复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曾先后受到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作品也深受各界首肯,堪当汝瓷第一传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师的汝瓷复原心路。
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汝瓷恢复
记者:您70年代开始从事汝瓷的恢复和研究。据我们了解,当时的环境还是很艰难的,您放弃本来安逸的教书工作,从事汝瓷研究,当时工作的地方也因条件限制,住处离工作地点很远,物质条件比较差,您还要照顾两位幼子,而且您的本业也不是制瓷,当时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您为何选择研究这项事业,又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不懈的进行研究事业呢?
孟大师:汝瓷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用瓷,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在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就失传了,历代仿烧不绝,无一成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总理号召恢复祖国文化遗产,特别提出,尽快回复历史名窑,我因为在进入汝瓷厂以前,50年代,大炼钢铁的时候,我是一个钢铁化验员,有一些化验的基础,所以县领导就把我调到汝瓷厂,加快汝瓷恢复,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带着孩子到了汝瓷厂,那时候汝瓷厂离我们家有30里地,而且隔一条大河,我对这个事业是非常喜欢的,周总理的号召,我认为是很好的,这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恢复,这是一个应该做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我的历史责任,所以我有决心也有信心把它搞好。
大师历程31岁起步
记者:汝瓷美丽、名贵,又因存世量稀少自宋后历朝历代都有仿烧,明代内廷传真汝瓷做样,雍正、乾隆两朝,朝廷干预烧造。但烧造出的汝瓷虽为精品,也与真正的汝瓷有一定差别。您烧造的弦纹尊据耿宝昌先生说已达乱真的境界,您自1973年开始从事汝瓷研究和恢复工作,83年恢复天蓝釉;1984年研制成功豆绿釉;1987年恢复月白釉;1988年研制恢复天青釉,历代仿造都终有差距的釉色,您是怎样仅在15年内研制成功呢?
孟大师:从七十年代初,73年进入汝瓷厂,我亲手建立了汝瓷化验室,因为我没学过陶瓷,我就和厂里的老工人在一起,和他们一样,跳在泥坑里,研究、配试、生产汝瓷,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工人学习陶瓷知识,然后把工人们哪些没有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技术,理论化、规范化,让汝瓷的生产进入批量。
过去的制瓷师傅大多不识字,配料虽然配的很好,但是这一碗那一瓢,全靠师傅的经验,不能投入批量生产,我去了之后,把他使用的原料化验以后,进行规范,这样投入批量生产,第一次生产出来的汝瓷产品一百件,在广交会上被外国人一抢而空,这说明祖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很有地位的,所以就更加增长了我研究和恢复汝瓷的信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和老师傅们对全县古窑址进行考察,全县天蓝釉、月白釉的古窑址就有八十多座,在考察的过程中,爬山涉水、到古窑址背瓷片回来,把古窑址附近的原料背回来,因为古代的交通很不方便,大部分都是靠人挑、牲口驮,所以原料就离窑址很近,我们在窑址附近找原料,拿回来进行化验、分析,和古瓷片的化学成分做比较。这种方法比较捷径,通过化验分析,掌握了古瓷片的化学成分,我们把原料也进行化学分析,按照古瓷片的化学成分进行配制。所以速度就快一些。
为了远古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承先启后,所以有我们存在
记者:汝瓷失传800多年,前人仿烧、复原都没有成功,要让他重放异彩,难度可想而知,您在复原汝瓷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特别难以解决的困难呢?我们有时候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总会有一些前辈、朋友出手相助,在您复原汝瓷的过程中,有哪些前辈帮助您完成这项事业呢?
孟大师:在83年就把天蓝釉研究恢复成功,成功以后,全国24位古陶瓷鉴定专家,到厂里开技术鉴定会,专家一致对我们恢复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说,在您们厂研究条件这样差的情况下,能把天蓝釉研制恢复成功,真是难能可贵,在会上,专家一致提出:“你们要把真正、宫廷使用的汝瓷恢复出来。”根据专家们的要求,我们就接受了这个科研项目,这是轻工部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科委共同向我们下达的科研项目,我们接受项目以后,老师傅退休了,就剩下我了,但是我没见过宫廷用瓷,没法恢复,我就想到应该到故宫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不惜一切代价,直到现在,我都一直很感动,如果没有故宫博物院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是在84年春节后就到故宫去,我要看看北宋宫廷用瓷到底什么样。我去了以后,找到耿宝昌老师,耿宝昌老师带我找到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他听到我要复原汝瓷的心愿和这个科研项目,他们非常支持,后来找到院长打了一个报告,通知布展处、陈列部的领我到珍宝馆,那里有4个工作人员等着我,他们带着白手套,把玻璃柜打开,把汝窑弦纹尊捧出来, 放在一个铺着绸缎的桌子上,让我近距离捧着看,一再交代我千万别离开桌子,这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我捧着弦纹尊感动不已,这待遇太高了,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它的艺术效果、釉色、所有特点都要记在心里,到了中午下班的时候,馆员又把它放进玻璃柜里,为了加深印象,下午我又去看,我上午看,太阳光很充足,它的釉色就是青里有绿、绿里有青。但是绿的成分很大,但是下午因为天很冷,展馆已经放下帘子,展馆里的光线很暗,它的釉色就是湛蓝湛蓝的,这说明汝瓷的釉色是受光线影响变化的,我到第二天我该回家了,但是恋恋不舍,我想把它的一切‘跟汝窑的颜色很接近,可以用这个做我回去的参考物,我就跑去买了一块那样的布,这就是我的样板,我回去以后就按照这个青色的釉色,进行试验,试验到40号的时候,烧好拿到故宫,请耿老师、李辉柄老师、冯先明老师看,都说是有点味道了,这是对我的鼓励,我也知道离真正的宫廷用瓷有一定的距离,冯先明老师专门拿出他珍藏的汝瓷瓷片让我研究,釉色温润,香灰胎,我在珍宝馆是看不到瓷器内在的。冯先明老师又把他多年收集整理的汝窑方面的资料让我学习,然后又到李辉柄老师办公室,他说大陆很少汝瓷的图片,瓷器造型也是很重要的,他把台湾书上有关汝窑的造型的图片拍下来,给我洗出来,让我带回来作参考。后来又到耿宝昌老师的办公室,耿宝昌老师拿出日本出的一本书,里面汝瓷的造型也给我讲解。每位老师对我的研究恢复工作都是无私的帮助和知道,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动。
我试验到91号配方的时候,耿宝昌老师说,釉色也接近了,开片也接近了,一敲,声音不行,我回来以后把泥料配方继续改进,试了8个泥料配方,同时釉料也在改变,试验到222号配方,试烧百次,后来做了四件东西,莲花注碗、圈足洗、细颈瓶、弦纹尊。又拿去故宫,见耿老师以后,耿老师非常高兴,说成功了,特别是和耿老师一个办公室的李老师说,你这个尺寸和传世的尺寸一模一样,以后可不能这样,对以后的鉴定工作造成麻烦,这是对我非常大的肯定了。
这一次研究就算成功了,我就到轻工部科学研究院,找李国征老师,他说要把瓷器内部的物理化学结构都要研究,不能光外观看起来像,他委托北京钢铁学院给我做检测分析,古瓷片和我的试验品一起在机器上做色度分析,机器启动了,两个瓷片画出两条色度曲线,两条曲线几乎弥合。然后泥料、釉料成分鉴定,抗拉分析,主要成分分析十个,微量元素分析28个,经过分析,试验品瓷片理化测试都接近宋代时期。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老前辈对我无私的帮助,我很感动,所以我研制成功后,也经常开讲座,为大家讲解汝瓷文化,把汝瓷文化传播开来,我觉得这是历史赋予我的责任。能做这个工作,我也很荣幸。
规范性的原汁原味
记者:近几年汝瓷的拍卖,大多是清代官窑烧制的汝瓷仿品,虽然皇家干预烧造,肯定也尽善尽美了,但肉眼也可见和真正汝瓷的明显差别。明代内廷传样仿烧,清代皇家干预烧造,他们经过那么多年,都没有完全仿烧出汝窑瓷的神韵,在您这里,仅仅15年就完成了四种釉料的恢复,是不是您之前提到的规范性、理论性成就了您复原汝瓷的成功呢?
孟大师:要从理论上来说,汝瓷因地得名,汝瓷要使用汝州当地的原料,比如泥料,汝州的是土,景德镇的也是土,但是两者化学成分不一样。再说釉料,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对汝瓷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们烧造肯定也会用长石、玛瑙,但是,同样是玛瑙,各地含有的成分也是有差别的。都是氧化钾、氧化钠,但是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不同的,钢铁学院化验的时候,微量元素也要化验28个的,虽然只是微量元素,但是每种成分也会表现他的作用的。因此说他用景德镇的料烧汝瓷,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后来乾隆皇帝写了一首诗,就是说景德镇烧的汝瓷形似神不似,没有那种精神,所以,规范化生产很重要,原汁原味更是非常重要的。
内有玛瑙沫为油(釉),唯供御
记者:您刚才提到汝窑瓷中含有玛瑙,玛瑙对汝瓷有哪些影响呢?
孟大师:玛瑙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跟石英的化学成分一样,但是玛瑙的分子排列非常紧密,硬度很大,不好粉碎,我们在古窑址附近发现一个玛瑙矿,里面有开采玛瑙的巷道,现在里面还有一些碎玛瑙,我们就到当地收购,然后洗干净,在窑炉里面烧一次,1200度的温度,玛瑙经过一个热胀冷缩的过程,它就产生裂缝,分子排列遭到破坏,这样才好粉碎,玛瑙在釉料里的作用是增加釉料的高温黏度,所以说汝瓷的釉料釉质脂润而不流,除了增加它的黏度外,有些专家说玛瑙里的一些成分对釉料的颜色有一定影响,比如铁。
记者:那玛瑙对汝瓷的釉色影响非常大吗?
孟大师:汝瓷的主要呈色原料不是玛瑙,是一种黄色的土,这种土是汝州特有的,里面含有三氧化二铁,不是黄颜色,三氧化二铁就是铁锈的颜色,汝窑烧造是要控制窑炉里空气的进入量,就会缺氧,所以燃烧的很慢,炭燃烧不充分,就会形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就是强还原剂,碳的化合价是正四价,氧的化合价是负二价,这样正负价配不平,所以一氧化碳很不安定,只有在夺取一个氧变成二氧化碳,两个氧就成负二价,配比才稳定,所以在烧的时候一氧化碳在三氧化二铁里夺取一个氧,变成二氧化碳,它自己安定了,但是三氧化二铁缺少一个氧,就变成了亚铁,里面的长石、玛瑙融在一起,生成硅酸亚铁,硅酸亚铁是青色。汝瓷的呈色是铁还原的过程生成的颜色。因为他是自然的窑变,所以他的釉色非常温润、含蓄。
记者:您刚才提到加入玛瑙,釉料的黏度加大,特别致密,是不是不会出现流釉,现在市场上一些所谓汝窑瓷,口沿那里特别薄,是不是就不能算是汝瓷?
孟大师:那是火候没有掌握好,釉是溶剂,一定要流动,不流动釉面不会那么平整,流动是应该的,但是增加高温黏度,不让他流动的那么厉害,火候也要掌握好,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
谁言上选无雕饰
记者:您八月即将在中外首工美术馆举办的“万火出天青”艺术大展,我们频道也有线上推广您此次展出的作品,我看到其中有几件刻花的作品,我们都知道汝瓷世存的六十几件瓷器基本都是素面,此次展览的几件刻花作品,是您创新的呢?还是汝瓷本来就有刻花?
孟大师:汝瓷在古窑址挖掘以前,传世品很少,古代还有一种说法“汝窑上选无雕饰”,但是古窑址挖掘后,不是那样的情况,有很多刻花的作品,花纹也非常丰富,有龙纹、凤纹、牡丹纹、兽面纹,还有一些雕塑,比如鸳鸯、鸭子、狻猊等,之前因为传世作品太少,所以大家都以为汝窑无雕饰,实际古窑址挖掘出来,汝窑的装饰还是很丰富的。
记者:您此次展出的作品,里面还有许多动物的造型,汝瓷的传统产品里也有许多动物造型吗?
孟大师:古窑址挖掘出来的动物造型也非常丰富,比如有一个香薰,上面卧一个鸳鸯,还有狻猊的、龙的造型。
千古名士为汝狂
记者: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窑排在第一个,很多收藏家也都痴迷于汝瓷,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让收藏家们疯狂的地方呢?
孟大师:汝瓷艺术效果可以说是难以超越的,《中国陶瓷史》对汝窑的评价是:汝瓷将铁的还原烧到了极致。汝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瓷器欣赏的观点。不再追求瓷器外部的造型,转而追求瓷器内在的韵味和意境,汝瓷的釉色非常温润、含蓄,似玉非玉胜似玉,欣赏汝瓷,能让心静下来,王丽英是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他特别提到,欣赏汝瓷,就像仰望万里无云的晴空,给人一种博大的情怀,欣赏汝瓷,仿佛让自己置于大自然中,很舒服,所以说,所有收藏家看到汝瓷,感到非常的美,对心境也是一种陶冶,这就是汝瓷内在的韵味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