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的人,一般将无法改变自身处境的原因归结为外界, 而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因此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沈伟在目前这个单位 已经工作 5 年了,工作岗位 与工作内容一直没有发生变 化。他每日只花费很少的精 力将工作草草完成,其余时 间,都在上网或者聊天。近 期,公司发生变动,沈伟所 在的部门要被拆分,大家被 分流到其他几个部门去。但 是让沈伟十分郁闷的是,其 他人都很快被几个部门选走 了,连刚进来的几个毛孩子 都被选走了,而自己却迟迟 没有得到一个安排。他本来 非常想去 M 部门,但是 M 部门的人并未主动邀请他。
沈伟郁闷了一阵子后, 终于获知自己的去向。他被 单位安排到了一个不咸不淡 的部门,做一份不咸不淡的 工作,而这个压根不是沈伟 内心的期望。沈伟一直期望 可以去更加热门的部门,然 后大展拳脚。
如此一来,沈伟有些不 知所措了。
专家点评
心理咨询师 杨泳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 EAP 服务中心签约咨询师。
沈伟在单位工作5年多 了,一直没有升上去,只是能 基本胜任工作而已。我相信在 刚来公司的时候,沈伟一定也 是充满理想和热情地努力工 作,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蜜月期”,但是,久而久之, 由于自己所期待的成就感一直 没有实现,于是,沈伟的热情 便会慢慢冷却下来,他从自己 的工作经历中似乎得出一个结 论 :无论我如何努力地工作, 在这个单位也得不到好的发 展。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习得 性无助”,是说从自身的经历 中感知到的对改变自身处境的 无能为力。“习得性无助”的 人,一般将无法改变自身处境 的原因归结为外界,而不会从 自身找原因,因此而陷入一种 恶性循环。因此,沈伟便开始 变得玩世不恭起来,从此不再 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只是 应付一下即可。这种职场现象 叫做“工作倦怠”,或者叫“职业枯竭 ”。
一个上班只知道上网聊天,对工作敷衍潦草的人,会 积累多少工作经验?更严重的 恐怕是仅仅以这种工作态度便 会使人敬而远之,试想有哪个 领导会将工作放心地交给沈伟 来做?还有,哪个部门愿意要 这样一个人来使自己部门的工 作氛围涣散掉呢?因此,人们 宁愿挑选“刚进来的几个毛孩 子”,都不会选择他。
也许沈伟心有不甘,会说?以前主要是工作岗位不合适, 只要到一个合适的部门的话, 他会很努力的。但是人们都喜 欢用眼睛去看一个人的行为, 而不是听他的表白。所谓眼见 为实,耳听为虚。事实上,人 们也不会给你表白的机会。就 这样,沈伟眼巴巴地成为了“被 挑剩下的人”。
其实从案例中我们也看 到,沈伟“一直期望可以去更 加热门的部门,然后大展拳 脚”,说明沈伟内心对自己的 职业生涯还是有追求的,言外 之意,恐怕是觉得自己原来的 部门没意思。但是,我的感觉有所不同,因为沈伟用“更热 门”这个词来形容,而不是“我 更感兴趣”或者“更适合我”,“热门”是个外在指标,也许 沈伟觉得那里会更受重视、 更有机会吧。但是,“更热门” 的部门恰恰意味着竞争更激 烈、任务更具挑战、压力更大, 更难以获得成就感,而这些 有可能是沈伟所没想到的。人 们也许会说,你连一般性岗位 都干不出成绩,遑论在热门的 部门?
所以,沈伟之所以有今天的境遇,恐怕要好好检讨 一下自身的问题,不能总把 不如意的事情归结为外界的 原因,长此以往只能永远与 机遇失之交臂。机遇总是青 睐有准备的人,只要沈伟在 现有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扎 扎实实地干好,我想会有合 适的机遇找到他的。
总之,无论何种境地,只 要你肯付出努力,一定会有相 应的收获,而无论找何种借口 蹉跎岁月,都只能使自己离机 遇越来越远。路都是自己的脚 走出来的,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