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济南海关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出口陶瓷产品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6%。
一、前三季度山东口岸陶瓷产品出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值持续反弹后出现回落。2012年以来山东口岸陶瓷月度出口值总体呈现高位运行态势,2013年1月份出口近1亿美元,受春节影响,2月份出口值骤降,3月份起开始反弹,至8月份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8月当月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创历史新高。9月当月出口值小幅回落,当月出口1亿美元,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7%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主导。前三季度,山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陶瓷产品8亿美元,下降2.6%,占同期山东口岸陶瓷产品出口总值的97.2%。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806万美元,增长2.9%。
(三)民营企业出口占比逾6成。前三季度,山东口岸民营企业出口陶瓷产品5.4亿美元,增长3.1%,占出口总值的65.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8亿美元,下降5.4%;国有企业出口1亿美元,下降21.2%。
(四)对美国、欧盟、东盟、韩国和日本出口均下降。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对美国出口陶瓷1.4亿美元,下降5.5%;对欧盟出口1.1亿美元,下降19.9%;对东盟出口6306万美元,下降9%;对韩国出口6034万美元,下降29.7%;对日本出口3805万美元,下降18%。对上述5个市场出口值合计占出口总值的49.3%。同期,对印度出口3063万美元,增长32.9%;对南非出口2554万美元,增长28%。
二、前三季度山东口岸陶瓷出口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欧美等国经济缓慢复苏需求不足,受多重因素影响产品竞争力下降对陶瓷产品出口造成影响。我国作为世界陶瓷生产大国,产品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国经济复苏乏力,造成市场需求明显减少,对陶瓷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后期市场回暖步伐加快,制造业持续复苏,推动山东口岸陶瓷产品出口逐月回升,但从整体情况看外部需求仍显不足。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导致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加之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市场订单外流明显。2013年前三季度,山东口岸陶瓷出口前5大市场出口值均呈下降态势。
三、我国陶瓷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产品耗能严重,品牌建设欠缺。我国陶瓷产品大多数耗费大量能源,制造必要的烧成工序耗能占据全部耗能的70%-80%,同时,现阶段国内陶瓷行业生产工序工艺技术发展不平衡,原材料加工工序、烧成工序技术装备较高,但坯体成型及自动化配套水平较低[1],造成陶瓷行业耗能居高不下,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与此同时,企业本身研发中心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大量低端产品需通过销往国际市场来消化,市场竞争力不足,也制约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二)国内环保压力激增,促使行业向清洁生产转化。陶瓷产品是典型的污染产业,现阶段国内节能减排的高压政策对陶瓷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国家对工业企业的PM2.5检测更是对二氧化硫、工业粉尘高排放的陶瓷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部分产能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陶瓷企业将被整治,陶瓷行业的清洁化生产势在必行。陶瓷行业走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绿色发展之路,从长远发展看将引导国内陶瓷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但改造各种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所需的高额费用,也给国内陶瓷企业的短期发展增加了负担。
(三)贸易摩擦严重,出口困难重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自1980年澳大利亚对我国陶瓷餐具启动首例贸易救济调查以来,我国陶瓷制品已遭遇30起贸易救济调查。2013年5月15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做出反倾销终裁,最终对国内陶瓷企业征收13.1%~36.1%[2]共计7个不同级别的反倾销税,其中仅有13家企业获得低于20%的税率。除了反倾销,国际市场更是提出各项技术标准,甚至是BSCI等商业社会责任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检测及认证成本。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低迷,国外市场对我国陶瓷的频繁反倾销调查也逐渐从主流欧美国家扩散至拉丁美洲中小国家。7月29日,巴西公布了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巴西将从7月30日起直至终裁前,对我国进口陶瓷产品征收高达1.34至4.66美元/公斤的临时反倾销税。据计算,此次初裁就将使案件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美元,逾千家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3]。陶瓷产品出口将面对更大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日用陶瓷行业两大“顽疾”2013面临洗牌》新浪网,2013年9月5日
[2] 《欧盟对华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13年5月15日
[3] 《巴西对中国陶瓷业发起反倾销 多方重压陶瓷业》,凤凰网,2013年08月28日
据济南海关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出口太阳能电池177.9万个,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8.8%;价值2.1亿美元,下降37.6%;出口平均价格为120.6美元/个,下跌23.1%。
一、前3季度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9月当月出口量回落,出口均价低位波动。2013年前4个月,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月度出口规模偏低但呈现逐月走高之势,5、6月份大幅回落, 7、8月份止跌回升,9月当月再次下滑,当月出口17.5万个,同比增加96.2%,环比减少8.7%。价格方面,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月度出口均价低位波动,9月份当月出口均价为117.3美元/个,同比下跌10.1%,环比下跌0.1%。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比逾6成,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减少。前三季度,山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太阳能电池109.1万个,减少9.2%,占同期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下同)的61.3%。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68.9万个,减少29.3%。
(三)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量均大幅减少。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太阳能电池105万个,减少5.8%,占出口总量的59%。民营企业出口61.7万个,减少24.1%,占34.7%;国有企业出口11.2万个,减少57.5%。
(四)欧盟、印度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对欧盟出口大幅减少,对印度和日本出口激增。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47万个,减少66.8%;对印度出口40.3万个,增加16.8倍;对日本出口39.8万个,增加53.8倍。对上述三者出口量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1.4%。
二、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
(一)对欧盟出口大幅减少是拉动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欧盟是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47万个,减少66.8%,拉低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43.2个百分点。自2012年9月份以来,中欧关于太阳能电池的贸易摩擦不断,导致对欧出口持续下滑。尽管在市场危机下,我国光伏企业纷纷加大了新兴市场开发力度,对印度、日本等国家出口猛增,但仍无法填补对欧出口减少的数量,拉动整体出口量下降明显。
(二)光伏市场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价格下行。国际光伏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低价竞争。近年来,全球太阳能企业疯狂扩产,造成光伏产能大幅成长,供需严重失衡。业内专业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产能将过剩20%[1]。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下滑的态势下,产能过剩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企业为获取订单竞相压低价格,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三、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产品价格优势不再,光伏产品对欧出口前景堪忧。8月6日,中欧价格承诺正式实施,取消针对出口企业的惩罚性关税,约定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不低于每瓦0.56美元,对我国光伏产品重返欧洲带来利好。但同时,每瓦0.56欧元的价格相较于台湾、马来西亚每瓦0.52欧元左右的价格已无优势可言,欧盟客户下单热情不高[2]。在价格优势消失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力被严重削弱,未来国内光伏产品出口欧洲前景不容乐观。
(二)光伏产业利好政策频出,光伏电站建设大量上马,质量问题需引起关注。从7月中旬至今,国家密集发布多条促进光伏行业发展政策。8月30日,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标准,明渠了国内区域电价补贴及分布式补贴细则,规定9月1日前核准年底前建成的光伏电站仍可以享受每千瓦时1元标杆电价。9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3]。另外,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将光伏电站的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由省级主管部门对光伏项目实施备案管理。在上述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光伏电站建设层出不穷,国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光伏电站抢装潮。诺斯曼能源自8月以来,同时开工建设的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200Mwp[4]。在抢装热潮中,需警惕良莠不齐的工程服务商参与其中,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1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产能将过剩20%》,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3年02月01日
[2] 《光伏出口最低价遇冷 欧洲客户嫌要价太高取消订单》,新浪财经,2013年9月24日
[3] 《国家政策密集救助光伏行业》,新快报,2013年10年14日
[4] 《光伏再现抢装潮 建设质量需保证》,斯诺曼,2013年9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