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Smith把英式幽默的谐趣融入到设计中,然后把它卖给全世界爱找乐子的人。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可以凭借“幽默诙谐”而举世闻名,这其中英国人似乎犹擅此道:从莎士比亚到憨豆,还有最近吸引伦敦设计博物馆为他专门举办展览的设计师Paul Smith。
在展览现场,67岁“高龄”的Paul Smith仍然像个孩子一样好动贪玩,不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恶作剧。正是这种出其不意地来点恶作剧的谐趣让Paul Smith的同名品牌在过去50年里经久不衰。伦敦设计博物馆因此也没想把这场展览办成另外一个“高级时装秀”。
“我希望能够更多表现出Paul Smith对自己个性和幽默的坚持,因为这一点对于一个商业化的设计师来说难能可贵。”策展人Donna Loveday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把这场展览命名为“你好,我叫Paul Smith”,这个自我介绍式的开场白就是希望能带着人们钻进他的脑袋里,看看那些奇思妙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Paul Smith究竟有多爱搞怪?看看他的设计就知道了。他会把亮粉色这种新潮大胆的颜色运用在高级意大利面料制成的男士西服上。解开纽扣还有更多惊喜。他的惯用招数是把绚丽的彩色条纹悄悄缝在内袋边缘,这也是Paul Smith品牌的标志性元素。有时候在袖口或者钱包内侧,还会突然蹦出一个裸女图案。他甚至敢在时尚界神圣的T台上“造次”,让穿着时髦的男模特手里拿个泰迪熊走秀。
另外他的好奇心和他的幽默感一样泛滥。他在跨界设计上的尝试不计其数,从图形设计到2012年为伦敦奥运会设计的一套纪念邮票,以至于一个员工在得知展览消息时忍不住问:“会展示衣服吗?”
要不是50年前这个好动的男孩因为意外跌倒而不得不放弃成为自行车手的梦想,我们今天恐怕就要错过这位独树一帜的设计师了。
1960年代,Paul Smith刚从自行车事故中恢复,经常和住院时的病友们在美术学院学生常去的酒吧里聚会。这群学生们每晚都大谈Andy Warhol、David Bailey、滚石乐队等等,让Paul Smith为之着迷。从那一刻开始,他萌生了进入设计行业的念头。
戏谑和叛逆的摩斯族(Mods)成了他灵感的源泉。摩斯族是二战后英国工人阶级中的年轻人发起的流行风潮。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英国版的“美国梦”。这群年轻人因为战后经济好转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尽管他们拥有很少的资产,但他们相信品味的高下同富裕程度无关。一位当年的资深摩斯族回忆道:“人人都想穿得时髦又体面,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远离工厂车间、郊区的廉租房和地下室。”
摩斯族走到哪都穿着考究,尤其是男士。经典造型是剪裁合身的意大利西装,配上改短的七分西裤,这样方便驾着Vespa摩托车扮酷。配饰这样的细节也必须一丝不苟。历史学家Richard Weight在他的新书Mod: A Very British Style里写道:“他们嘲讽现实社会,但并非愤世嫉俗。摩斯族最大的价值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时尚趣味,这是一种民主化。”
摩斯族从起初的小众潮流演变成英伦风格的代名词,这当中Paul Smith功不可没。“Paul Smith可以说是第一个将1960年代的青年潮反映在服装里的设计师,他让传统正装焕然一新。”Loveday说。
Paul Smith把他在小酒吧里遇到的摩斯族元素融入设计中。他从男装起步,在保持英国传统缝制技巧的同时,加入了齐踝长度的锥形西裤,配上剪裁贴身的意大利西服,用色也极其大胆。这种风格迅速风靡全球。
“我的服装设计都来自于传统,但是用现代的方式去表达,就像调一杯鸡尾酒一样,用传统的配方兑上不同的配料,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口味。我喜欢我的服装能有一些神秘感。”Paul Smith总结自己时说。
如果有人问他灵感都来自哪里,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任何地方”。这位酷爱摄影的设计师总是随身携带相机,记录他在旅行中看到的一切。出其不意的一日游是他的最爱,很有可能上午还出现在日本的店铺,下午他就到了越南的乡村。Paul Smith每年推出28个服装系列,设计灵感或是来自印度的集市,或是立陶宛的一间教堂…… Paul Smith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到这些核心的创意灵感,并挑选合适的面料和颜色将它们呈现出来。
而在伦敦设计博物馆里,策展人把Paul Smith的“脑袋“变成了一个可以透视的迷宫。在这个名叫“Inside Paul’s Head”的区域里,你会看到Paul Smith如何把他在旅行中拍下的一朵野花变成T台上的时装。
策展人希望将这些无处不在的灵感与Paul Smith的设计作品联系起来,让人们可以在他的世界里一探究竟。这是一个由屏幕组成的立体空间,通过明亮的红、橙、黄、蓝、绿、紫等颜色的过渡,展现了Paul在旅行中的拍摄作品,比如河边五彩的石头是如何逐步变成Paul Smith的一件成衣。
穿过这个连接着灵感和作品的迷宫,你会看到一个让全世界所有清洁工都崩溃的办公室。
在他乱七八糟的办公桌上有一台醒目的绿色半透明苹果电脑,这是他的朋友Jonathan Ive送给他的,旁边堆放着数不清的书、杂志,还有英国国旗和黄色茶壶。最奇葩的是,书桌旁边的衣架顶上还顶了一盘吃剩的意大利面。
但Paul Smith会用爱因斯坦的名言为自己辩护:“如果凌乱的桌子代表思想凌乱,那么空桌子呢?”
“我试着在一个房间展示我多样化的工作生活,另一个房间则重建我那充满了疯狂的办公室。”他本人亲自参与了所有展品的挑选,不过他承认最困难的事情是决定要删掉什么,这和他的“整理障碍”类似。
办公室旁的工作室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样子。这是一个巨大的设计博物馆,设计师可以在这里找到设计时所需要的各种参考资料,包括复古设计书籍、色样和纱线以及一个庞大的面料库,它们就从屋顶垂下来。苹果电脑播放着躁动的摇滚乐,所有的Paul Smith的设计人员都坐在同一个房间里,这样就能保证图形和面料设计的一致和连贯性,而在这样团队合作的氛围下,也更容易激发创作的灵感。
或许是他的资料库实在太凌乱了,以至于Loveday花了14个月的时间才梳理完有关Paul Smith的一切,整个过程惊喜连连。
一次,她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旧传单,上面印着Paul Smith和一只阿富汗猎犬。当时他的第一家“店”刚刚在诺丁汉开业─只有3平方米的隔间,甚至没有窗户。
为了节约资金,这家店只在周五和周六营业,但即便如此,Paul Smith还要靠四处打零工来维持运营。在如此困窘的状态下,Paul Smith仍然不忘幽默:他任命自己的宠物,一只阿富汗猎犬作为店铺经理,它负责在门口迎客。
而即便如今Paul Smith已经把店开到了世界各地,他的办公室经理仍然是一只棕色的长毛绒大猴子。
有关第一家店的细节情况被尽可能地还原在这次设计展中。“我想我必须要把这个细节放到这次展览中。在品牌创立之初,Paul Smith就定位在正统英式男装和憨豆先生的混合体上。”Loveday说。
Paul Smith此后都会亲自设计每一家新开业的店铺,因为他痛恨千篇一律,希望把每一家店都变成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洛杉矶Melrose大道的亮眼的粉红色大楼,还是东京神宫前专卖店中央的日式庭院,都体现出每个城市的特色。在展览里有一堵由7万枚彩色纽扣做成的墙,屏幕里播放着Paul Smith在伦敦Albemarle街新开店的内景。
“我喜欢有个性的东西,我们会亲手设计自己的每一家店铺,我希望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味道。”Paul Smith说。他还会在店铺内部制造惊喜。1976年伦敦考文特花园店开业,这是当时在欧洲为数不多的采用极简主义设计的店铺。店里除了卖衣服,还能看到粉色的戴森吸尘器和Dieter Rams设计的博朗计算器。如今Paul Smith的店铺也像是个杂货铺一般,除了有精致剪裁的成衣,还会有古董书或者当代艺术品,人们即便什么也不买,仍然可以获得难忘的体验。
如今,Paul Smith已经在全球66个国家拥有300家店铺。他已经重新进入了中国这个曾经让他挫败的市场。在商业扩张的节奏里保持幽默感难度很高,公司的运营团队必须找出不让Paul Smith式幽默和条纹流于形式的方法,至于设计师本人,则明确表示自己不适应规模扩张之后带来的那些商业会议。
每逢开会,Paul Smith都会带上一个小机械手,只要打开开关,机械手就会在桌面上敲打手指,表示“我现在很无聊”。早些年他在日本工作的时候,辅助工具则是一只橡胶(15495, 40.00, 0.26%)鸡,如果会议太冗长,他就会把橡胶鸡拿出来挥动,有时候还会拿出玩具火车。头几次所有人都觉得被冒犯了,但后来大家就会问“保罗桑,你的玩具火车在哪里?”
Loveday并不认为Paul Smith属于会在商业化中丢失个性的那一类设计师,尽管谁也说不准那些走进店里的人是真的欣赏那种“唱唱反调”的品牌概念,还是只是为了消费一下人尽皆知的条纹─反正,人们可以在展览里感受到所有这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