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飞,是一个27岁的女孩,初见时活泼开朗、大大咧咧,说话谈吐豪气外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女汉子”的她,从事的却是细腻、精巧的工艺——陶瓷绘画艺术。她用笔尖曼舞,在瓷器留下不可磨灭的画卷。
张燕飞正在认真绘画。
以绘画入门,半道出家
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娴熟的绘画技法是张燕飞成为陶瓷艺术家的绝对前提,若没有她二十年如一日对绘画的痴迷,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我爱画画,从小就特别喜欢画,一直到现在都是,从来没有改变过。”张燕飞说。在她的心中,画画是她的另一个世界。张燕飞的舅舅是一位美术老师,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由舅舅带她入门开始接触美术,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小学到现在,画画已成为张燕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忆及学画的经历,到如今她仍是历历在目,“舅舅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经常有人请他去教学,然后他就带着我一起去,条件就是免去我的学费,他也不要工资,从那时起我就跟着他到处学,除了油画之外其他的类型都学过。”高中毕业,张燕飞毫不犹豫地朝绘画的道路上飞奔而去,在大学选择了插画专业。
2009年,大学毕业的她在考研失败后回到家乡瑞昌考上了事业单位,然而每天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浇灭张燕飞继续深造的梦想,经过一年的苦读,2010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装饰专业的研究生,于是她果断地放弃了人们眼中的“铁饭碗”,开始学习如何在瓷器上作画。
工艺性强,制作难度大
挑胚,设计,画图,勾线,烧陶瓷,上明暗,再次烧,上色,最后再烧陶瓷,完成一个陶瓷艺术作品,要经过9个繁复的步骤,且任何一步都不能出错。然而就是这样看似辛苦枯燥的工作,张燕飞却总是乐此不疲。
如果说单纯的绘画是她的兴趣,那么陶瓷绘画无疑就是她兴趣的升华。“在纸上画画往往保存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陶瓷绘画不一样,只要你完成了,它就是永恒的。”张燕飞笑着说。从2010年开始接触陶瓷绘画,到2013年开始独立创作的这三年时间里,其他同学都忙着完成作品参加各种比赛,而半道出家的张燕飞却把时间都奉献给了学校和导师的工作室,同时还到美国参观了国外的绘画艺术,这些都为她日臻成熟的工艺技术和构思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陶瓷绘画艺术本质和基础还是绘画,它不同的地方在于陶瓷,因为需要烧,需要更多的步骤,所以工艺性方面会更难一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张燕飞说。而这个不可预测发生最多的一步就是“烧”,张燕飞介绍,一般的陶瓷绘画作品烧的时候平均温度为780°,而根据种类的不同温度也有所区别。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因为一些细微的失误就可能导致陶瓷出裂或者出雾。
除了手艺上的难度,在绘画创作中,张燕飞的压力也同样不小。“在陶瓷上画一幅画往往要很小心很细致,比如说我要画以前的剃头匠,我就要去找资料,还要去问年长的老人是否见过,他们的工具是怎样的,地位是怎样的,包括穿着打扮,都要很到位,绝对不能出错。”因此,陶瓷绘画艺术并不仅仅是工艺与画工的结合,有时也需要真实和严谨。
张燕飞完成的作品“西厢记”。
未来以提升经验和作品为目标
陶瓷绘画艺术是一门古老而高雅的行当,由于它工艺难、成本高、耗时久且纯手工制作数量较少,因此完成的作品虽然有市场,但范围较小,这就决定了这一行当始终如涓涓细流般不温不火地发展。而在瑞昌这个小城,张燕飞带来的陶瓷装饰工艺更是独一份。对于今后短期内的发展,张燕飞也有所规划。
“我想弥补一下大学时很少参赛的遗憾,所以想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参赛,同时也希望在近年里考到中级工艺美术师。”张燕飞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为此,她已经着手准备制作一套“九老十三匠”(即22个老行当)的作品,预计两年内完成。
对于是否会在瑞昌带徒弟,张燕飞表示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当下的年轻人大多数比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从事这个行业,因为我们做陶瓷绘画的不但要细心小心,而且还要有耐心。如果有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我很愿意指导他们。”在张燕飞的眼里,自己在陶瓷绘画艺术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她开玩笑地说:“我的老师很厉害,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创作,因为我现在还只是‘菜鸟’。”
见习记者吴高璐 周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