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锔补过的清代开窗粉彩花鸟瓷器。
②锔补过的康熙五彩凤穿牡丹图将军罐。
③锔补过的粉彩人物提梁壶。
广州首个“明清锔瓷精品展”开展
一个明清锔瓷精品展昨天起在广州花都故乡里民俗博物馆开展,再现一段几乎已经失传的陶瓷锔补业记忆。不为现代人熟悉的是,陶瓷锔补曾经还是老广州民间不可或缺的修补行当。展品的主人、广州知名收藏家邹永生告诉记者,如今陶瓷锔补业面临着几乎完全失传,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旨在给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展览本身也记载这一段陶瓷锔补业历史。
记录巧匠神工
见证节俭传统
几乎所有人收藏的都是完整的古陶瓷,为什么主人却收藏大量的补丁古陶瓷?对此,邹永生说,“如今后人对‘锔盆、锔碗、锔大缸喽’那远去的锔瓷艺人的吆喝声已经不再熟悉,古人留下来的布满锔钉瓷器,浸透着岁月沧桑,记载的却是一代又一代锔瓷艺人的辛劳与智慧。”他希望通过展览,让后人了解一段锔瓷的过去,熟知历代锔瓷器的巧匠神工。
展厅一副对联“我爱官哥汝定钧,更爱收藏补丁瓷”(“官哥汝定钧”是宋代的五大瓷器名窑),说出了展品主人对补丁陶瓷的偏爱。展品中有康熙五彩凤穿牡丹将军罐、清中期豆青釉仿龙泉大盘、清三代青花釉里红大碟、青花珐琅彩帽筒,还有近代的广彩出口瓷、茶壶、高足杯、百寿瓶,这150多件经过精心修补的古瓷器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是出自元代的磁州窑罐。这些古瓷器都是历经30年间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其中一件元代磁州窑罐,可谓众展品中年代最久的瓷器,是邹永生连续去了两趟山西平遥古城,说服了很久后从一对年迈夫妻家中购得。
“锔瓷器是古代先民惜物如珍、朴素节俭的社会风尚的真实写照。”邹永生介绍,尽管中国自古是个陶瓷生产大国,但在明清时期,更多百姓贫民对陶瓷却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在过去,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几件做工细腻、画工精良的陶瓷制品,都会将其视为珍宝。“坚硬耐磨的瓷器可持久使用,但一旦破碎便无计可施,于是民间工匠开始琢磨如何对陶瓷进行修补,锔瓷技艺由此而生。”
盛汤也不漏
利玛窦惊异
一些正好破在花瓶口酒瓶把手等地方的瓷具,补瓷匠人也有回天之术。将破损的瓷器修饰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工艺品。曾经有一个广州的大户人家,抱着一个牡丹瓶找到工匠,要求在上面镶嵌一个“寿桃”,原来是花瓶中间有个位置不小心碰裂了,他想在上面将破裂的地方遮住。他心里想:瓶本身象征平安,牡丹则有富贵的意思,平安、富贵都有了,缺少的就是长寿了。“锔补本身承载着中华文化太多的文化元素,这是当年开始收藏锔补陶瓷所没有料到的。”邹永生说。
明代旅居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于锔瓷技艺有着这样的记载:“这种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
是什么
锔瓷是将破损的瓷器碎片拼接好用绳子扎紧,然后用弓子和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再将锔钉横跨裂缝钉进去,让几毫米厚的瓷器碎片不被钉透还互相牢牢地咬住,恢复原样的瓷器可以继续使用和摆放。
有段古
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技艺相传始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锔瓷技艺由宋代流传到民国时期,流传了上千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消失,锔瓷技艺濒临失传。
在广州
“在广州民间传统生存手工技能中,陶瓷制品修补曾经是百姓生活离不开的街头手工行当。”邹永生说,直到上世纪50年代乃至于文革前夕,广州街头还能见到流动的陶瓷修补匠,穿街走巷修补民间的陶瓷。由于陶瓷硬度较高,锯瓷匠人使用一把高硬度的“金刚钻”,通过对破裂的陶瓷上巧妙打钻孔,再下“锯钉”。在民间,从喝茶的壶具、到盛菜装汤的大碗,一旦不小心磕碰裂了,都会找修补匠精心修补。
粗与细
陶瓷修补活有粗细之分:粗活以锯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是绣活,多为达官贵人修补诸如玩鸟用的鸟具、养鱼用的水具。
有讲究
锔补先要找到碎片的碴口,将破成几块的瓷片拼接起来用绳子反复扎紧,再用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钻孔时要钻到瓷器厚度的2/3,留下1/3,这样锔钉之后就不存在漏水的可能。而大锔钉特别要小心,只能打一锤,恰到好处的“一锤定音”镶入到位,避免将瓷器打裂。最后,将调和的瓷粉、紫砂粉填入锔钉缝隙。记者黄丹彤通讯员邹旭恩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