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个美丽的地方。
精美的瓷器会唱歌。
这里的瓷器,用蹁跹的舞姿优美了世界,用缤纷的花雨润泽了心灵。在耀眼夺目的光彩里,有释迦塔的巍峨拔地挺天,有龙凤之乡的厚重典雅城镇,有龙潭跑马的绰约灵动世界。
应县瓷器,绝不仅仅是日用品和艺术品,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
开拓奋进一路歌
应县瓷石资源丰富,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辽宋时期就有烧瓦制盆的历史,1970年建起了第一个国营陶瓷厂,年产日用陶瓷制品30万件,主要产品为16公分蓝边民用饭碗。1974年,开始试制豆青碗,并配合生产一些酒盅和熊猫台灯等陶瓷器皿。1976年进行扩建,生产能力达到200万件,1979年再次扩建,产能达到500万件。而且,生产由隧道窑取代了落后的间歇倒焰窑,由原料湿式粉碎、装磨、管道输送结束了原料加工粉尘作业和人工倒运泥浆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原料管道化,成型滚压化,烧成隧道化,取得了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1980年,应县陶瓷厂淘汰了老产品蓝边碗,相继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二龙戏珠、荷花、龙凤、百寿、天女等15种浮雕图案和5种规格的豆青碗,其中二龙戏珠豆青碗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青年科技进步奖和1982年山西省优质产品,畅销国内15个省市。1984年,该厂完成产量814.56万件,超设计能力63%,吨瓷耗煤1.21吨,单位成本每件0.098元,人均实物劳效33247件,人均利润2040元,百元产值利润率32%,这5项指标均达国内同行先进水平,并获得1984年全省节能降耗第一名。截至1985年,应县陶瓷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行业后来者,却凭借开拓创新而居上游,阔步迈进了全国先进行列。1982年受国家轻工部表彰,获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日用陶瓷行业的翘楚。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县陶瓷厂的影响和带动,应县还建起了新星陶瓷厂和黄花岭陶瓷厂,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迎来了陶瓷行业的第一个春天。
2000年以后,随着应县陶瓷厂的改制和国内外日用陶瓷市场的升温,应县集中规划建设了北曹山陶瓷产业园区,明禾、天宇、天美等一批民营股份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勃然兴起。这些企业投资总额1.5亿元,年生产能力2亿件,产品主要为中低档盘碗,大量销往东北、新疆、等地区。2005年,全县日用陶瓷总产量14462万件,总产值674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00.1万元。
2008年,应县陶瓷企业迎来了生产力的二次革命。其时,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坚决取缔淘汰污染耗能企业。全县10家陶瓷企业以此为契机,投资2500万元对15条生产线进行了燃煤隧道窑改造,全部使用了清洁能源,其中13条使用了冷煤气,2条使用了天然气,当年减排一氧化硫2225吨。烧成方式的改变,也使应县陶瓷产品实现了上档升级。由普通瓷向仿骨瓷、骨瓷、高档日用瓷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培育出了明禾、宏、天懿等山西省著名商标。明禾产品获得省著名产品,东进、新星产品获得名牌产品。目前,应县拥有陶瓷企业17家,生产线21条,主要产品有日用瓷、礼品瓷、工艺美术瓷三大类50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年生产能力4亿件,年产值4.1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欧亚国家 。
龙头引领拓新天
大浪淘沙真金显,龙头劲舞拓新天。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在应县众多的陶瓷企业中,明禾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2003年才成立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把科技兴企放在首位,380人的员工队伍中,拥有各类技术工程师、工艺师和研发人员54人,建有省级技术中心。2008年,明禾由原来用煤做燃料改为应县第一家使用天然气燃料烧制窑炉,由原来生产普通瓷创新为高档无铅骨质瓷,产品质量通过国家轻工业陶瓷质量监督检测唐山站检测,产品技术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08年6月技术鉴定评审,获得国内领先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2007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第二届市场战略论坛活动中,被确定为大会指定用瓷。2007年获得山西省高科技技术企业和山西省著名商标。2008年4月获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证书。2008年被评定为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被山西省评定为全省名牌产品。从2008年到2012年,明禾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实用新型技术、外观设计技术等18项专利。2012年,明禾投资建起了目前亚洲最大的注浆工艺品瓷生产线,主要生产高科技、高品位、高附加值的工艺美术瓷产品。明禾主要生产中西餐具、工艺美术瓷等4大类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以胎薄细腻,温润如玉,击声似磬而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且出口韩国、日本。是山西省质量档次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家骨质瓷生产企业。
2012年5月18日,在长沙举行的中部地区博览会山西展区朔州展台前,朔州市市长李正印一行在详细了解了明禾的生产和产品情况后,他惋惜道:“这么好的产品卖价上不去,说明我们的品牌意识不强,工作没有做到位。”说着,他拿起两个碗轻轻撞击着,碗发出清脆的响声,李正印一边撞击,一边向过往客人介绍着产品:“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看我们的产品多好啊!”李正印听说骨质瓷还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声,随即给碗里倒了点水,用手指蘸了点水,沿碗边一摩擦,奇妙的音乐声出现了。市长助理张作泰,应县县委书记兰成国等人也加入了演奏行列,整整一个多小时,李正印向过往人们不厌其烦地夸赞着产品。他的介绍吸引了不少客商,而他自愿为明禾当“产品形象大使”的做法不仅在陶瓷业界传为佳话,而且也使明禾产品名声大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与明禾珠联璧合的是正东陶瓷的异军突起,该企业年产3000万件新骨瓷,拥有7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及国内目前最先进的98米智能控制窑炉和彩烤工艺。企业主打产品有新韩式碗、护边碗等5大系列80多个品种,俏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西安等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型超市,呈供不应求的态势。正东先后获得中国市场质量优秀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质量、守信用AAA级品牌企业和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也正是在明禾、正东的引领下,应县陶瓷业呈现出了百舸争流千帆竞,转型跨越势如虹的生动局面。
百尺竿头再争先
如何尽快让应县陶瓷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应县决策者们一直思索的一个课题。去年以来,他们围绕朔州市提出的推进两大任务,建设全国日用瓷生产基地这个战略,对全县的陶瓷产业发展进行了新的定位,即围绕打造中国工艺化日用瓷生产基地这一目标,以省转型综改办确定的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园——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大手笔规划,大动作建设新型陶瓷工业园区,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和烧成工艺,深度挖掘积淀丰厚的佛教古建文化,自然山水文化,大力开发工艺瓷、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和镁质瓷、骨质瓷等新型高档陶瓷,力争通过几年时间,走出一条融研发、生产、展销于一体,文化与产业交融的内涵式发展新路子。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目标是拼搏的方向。按照这一定位,应县以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园——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大手笔规划,大动作建设新型陶瓷工业园区,形成区域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格局。2012年引资6亿元,集中开工建设了4个陶瓷企业,7条生产线。其中有年产3000万件高档日用瓷和l000万件国瓷工艺瓷的优尊陶瓷,年产6000万件高档镁质瓷的富彩陶瓷等4大项目,2013年又引资6亿元,集中开工建设了玉珲、尊信等7个陶瓷企业9条生产线,这些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应县陶瓷企业将达到24家,33条生产线,产量10亿件,占全国总产量的3%,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工艺化日用瓷生产之都。
在人才培育上。应县实行的是引进、培育两手抓战略。2012年,聘请中国陶瓷设计研发大师程久发为应县陶瓷研究所所长,开展陶瓷工艺研究、设计、开发。目前已开发出文化内涵深厚、艺术品位高雅、鉴赏价值独特的17套陶瓷产品。培养本土化陶瓷技能型人才。与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模式独特的江西陶瓷工艺美院建立合作关系,以全省一流的应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主要平台,成立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应县分院,由应县职业技术学校择优选派75名同学,到江西陶艺美院学习,在应县职业技术学校创设陶瓷工程、陶瓷工艺美术等4个班l0多门专业课程,由江西陶瓷工艺美院选派优秀教师负责教学。2013年6月1日,应县与江西陶瓷工艺美院共建的县校陶瓷人才培育基地挂牌成立。此外,应县多次邀请清华大学陶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促成县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教学实验基地,2013年7月12日,应县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建的陶瓷实践基地正式挂牌。与中北大学朔州电力学院合作,新增设陶瓷方向专业,培养陶瓷专业后备人才。一系列举措,不仅实现陶瓷专业人才培育战略的持续性,而且为全县陶瓷业的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理念。
全方位营造陶瓷文化氛围,是应县县委、县政府前瞻性的举措。成立了全省首家女子陶瓷艺术乐团,将陶瓷声乐与佛教音乐、民间音乐结合起来。美妙绝伦的瓷音,风格迥异的舞蹈,承载着应县的陶瓷文化,演奏出北方瓷都的傲然英姿。
应县陶瓷会展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心占地50亩,集多功能产品展厅、商务洽谈、办公场所、会议、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整合民俗、陶瓷、生态等多元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与文化、商贸、交通、会展、信息等相关行业的良性互动,让陶瓷文化深入人心。
2013年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县政府又出台了扶持陶瓷产业发展的19条意见,在政策、资金、人才、税收、环境等方面制定了特殊的扶持政策,对陶瓷产业发展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应县的陶瓷产业正在进入辉煌的时代。
目前,应县陶瓷业正在实现从制造向创造,从日用品到艺术品,从卖产品向卖品牌的转型。前不久,应县陶瓷地标标志已成功注册,全县形成以陶研所引领指导,企业自主研发,产学研并重融合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格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预计到“十二五”末,应县的陶瓷产量将达到15亿件,产值达20亿元,2020年产量达到20亿件,产值达40亿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科研、开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中国工艺化日用陶瓷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