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网络营销>>|
手机品牌网络营销及口碑塑造三种策略

发布:2014-5-31 15:04:39  来源: 慧聪网 [字体: ]

    如今市场手机产品日新月异,除功能和配置更新快外,新兴品牌也不断涌现。但最终能让消费者记住并认可的手机品牌却为数不多。很多企业老板也许会羡慕小米手机在网络营销上的出位表现。从专业角度来讲,小米手机确实掌握了网销的精髓,它的拿手好戏就是和网友打好关系,抓住网民的命脉,收效屡试不爽。你不得不承认,手机产品确实迎来了一个亲民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收买人心,是每一个手机品牌的必修课。小米手机证实了一个营销时代的到来,它冲击的不仅仅是低价优配,更是整个行业营销模式的思考与挑战。

    掌控网民心理是手机产品网络营销的重点

    小米手机之所以成功,主要归功于最初的饥饿营销。如今的手机可以视为一项时尚用品,消费者宠爱并痴迷于它的外观设计、型号升级、配置优化、个性化功能设计等各方面。一款新产品如果能调动起消费者对上述方面的探索欲望,给消费者以无限的吸引力和新鲜感,那么这个产品注定会在网络上吸引无数的围观与讨论,形成强大的传播之势。

    小米手机在出售前,吊足了网友胃口,一个专为手机发烧友而生的低价高配手机新产品,经网络销售瞬间就被疯抢售罄。足以证明小米在销售前期对研究和引导网民所下的功夫。之后小米手机一直延续亲民化路线,和粉丝不断互动增进粉丝的黏性与忠诚。手机发烧友集中在网络论坛里,每天都在对手机产品发表着各种言论,或挑剔或支持。好的营销谋略和产品才能不断获得支持的声音。

    打造独特销售主张,意见领袖一呼百应

    手机发烧友一般都是喜欢新鲜事物与电子产品的时尚一族,喜欢跟风与追随时尚与新鲜的脚步。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化营销媒介,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平台,让我们产品的独特卖点,成为手机发烧友群落里,意见领袖手中的风向标。当我们的产品拥有了区别于其他竞品的个性化卖点,并成为手机爱好者心目中时尚的前沿风向时,产品就算造势成功了。

    手机的含金量还在于功能配置,网络测评是消费者获取产品全面信息,并进行竞品之间对比的权威渠道。专家的测评结果、权威网站的功能介绍等,都属于意见领袖范畴,将我们的产品通过这些平台包装传播,对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有很深的影响作用。

    建立品牌情结,包括品牌个性、公益活动、造星炒作

    消费者很容易对一款手机品牌产生感情。他们一般在选择了一个品牌购买后,会比较热衷于维护和支持自己的选择。这就很明显的说明了“品牌个性”对于一款手机的重要性。比如联想手机近几年在女性手机领域做的比较成功,调查显示,女性对于联想手机的评价普遍较高。这说明联想手机针对女性市场的设计策略就是相对成功的。

    手机品牌还可以通过网络公益活动来塑造品牌口碑。通过公益微活动、论坛活动、论坛和新闻对于公益活动的爆料和报道等,来逐渐渗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给消费者良好的品牌印象。

    企业造星炒作,刘禹含指的是将企业的核心人物打造成网友众星捧月的“明星”。企业核心人物包括:CEO、创始人、某部门关键人物等。通过塑造手机品牌内部的明星人物,让网民对品牌产生好感,心生敬佩并追随品牌领导人的情结。成功塑造案例有聚美优品的陈鸥、褚橙品牌褚时健老人,当然也包括苹果手机乔布斯和小米手机的雷军。手机发烧友男性居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对科技和商界成功人士关注度相对较高。所以一个手机品牌的创始人,如果能够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凝聚人心和增强消费者的信赖度是很有效果的。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