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群业
展厅作品01
展厅作品02
作者与艺术家合影
5月26日,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墨境——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展出了潘鲁生近期创作的陶瓷水墨、鲁班墨线、纤维艺术等作品70余件。其中最感动我的,是他新近创作的陶瓷水墨作品。
这批作品以陶瓷和水墨为媒介,以一种带有东方意味的抽象方式,形简而意聚,呈现出大气、神秘、悠远的视觉效果。第一眼看到潘鲁生的这批新作时,立刻被作品的气势所震撼。我完全能够想象到潘鲁生不拘工具材料、激情挥洒的创作场景,从这一点来说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些作品虽然视觉面貌一新,却完全符合潘鲁生一贯的艺术主张和创作脉络,体现了一名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当下我们的一些文艺创作,无论观念还是形式,媒介还是语言,无不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正逐步丧失。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提出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其核心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传承,以及当代文化如何保持独立性和原创性。
潘鲁生选择了瓷和墨这样单纯至极的媒介。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瓷和墨本身就带有象征性的意味。对艺术家而言,认识媒介、选择媒介、掌握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媒介本身也有它自己的特质,宣纸与瓷板、墨汁与釉料,都会带来相关技术和创作方法的改变,同时也带来创作思维以及艺术语言的变化。事实上,媒介的变化即意味着观念的变化和语言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这些变化是创建性的。潘鲁生对媒介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善于发掘媒介的性格和意义,比如他特别强调心手合一,观摩潘鲁生的创作过程,就能体会到他的“笔随心运”、“水墨淋漓”、“自然天成”之妙,彰显了“绘画性”以及“手工”的意义和价值。由于他对媒介的运用驾轻就熟,达到了随意挥洒的境界,因而技术对心的制约消解了,手与心的距离随之消解。于是潘鲁生的陶瓷水墨,成为他心无所缚的自由表达。
从这批陶瓷水墨作品可以看到,潘鲁生将直觉、悟性和灵感引入艺术创作之中,强化情感和意趣,以扩张作品的想象力与感染力,进而抵达“境生象外”和“气韵生动”的境界。坚持独特的个人语言,表达个人感受,是潘鲁生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水墨艺术不可能走向世界,因为水墨这种媒材有太强的地域性。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老外不会接受中国水墨。但国际策展人桑弗先生赞同和支持潘鲁生在传统之上的创新,潘鲁生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传统水墨的创作。事实上,从小接受传统绘画教育的他,根本不可能将这种绘画形式彻底丢掉。然而,潘鲁生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应该有今天的语言方式,当代艺术需要中国范式的当代表达。在他眼里,传统是身份,创新才是生命。潘鲁生从来不肯将自己定位于某一类型的画家,一切都可以成为他进行创作的素材和媒介。时至今日,潘鲁生认为现实在艺术家内心唤起的独特感受或许更为重要,这其中就包含有对具体事物所作的抽象思维或抽象的表达。潘鲁生的艺术表现从现实转至心灵,并最终转向艺术的“本真”。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通过直觉的表现和抽象的形式,将单纯和神秘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由与约束的对比和冲突。因此,他创造的意境不仅是高山大川、花鸟鱼虫的表象,而是艺术家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是超脱于世俗社会的心灵居所。由于不执着于表象,这种表达常常具有形而上的特征。也正因如此,潘鲁生所表达的“现实”才显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潘鲁生的陶瓷水墨表现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水”的运用。“墨”在瓷板上的运动流变,其动力就是“水”。其实“墨”在潘鲁生眼里,是对彩色的抽象,体现了艺术家对于“单纯”的选择,是一种回归朴素本真的哲学观念引导下的有意识的选择。在他看来,“墨”也决不只是一种材料或颜料,它是能够出现丰富的色彩和造型的“有”。而使“墨”蕴含着这种玄机的就是“水”,也可以说是“无”。潘鲁生强调“水”的意义和作用,为作品赋予了艺术家的情感、自然天成的意趣等生命意义,将自然之美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观念,这种表面看来是对于媒介技巧的探索,其实是对于精神层面和哲学命题的思考。
我们今天所讲的“当代艺术”,往往过于强调“观念”而忽略“媒介”的层面,比如对“绘画性”和“手工”的重视不够,只强调“心”而忽略了“手”。但透过“墨境”我们清楚地看到:媒介也是观念!在潘鲁生这里,媒介不仅仅是一种意义的生成方式而且成为意义本身。潘鲁生把媒介发挥到一个极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态,这才是他陶瓷水墨探索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