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成专门为朋友做的两个陶瓷“底座”
佛山“饼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海成再秀绝艺,并通过媒体向读者介绍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佛山陶瓷名闻天下,不过,你是否知道,在大师的作品中,珍贵的不但是陶瓷作品本身,为陶瓷量身定做的底座也是珍贵的艺术品。6月9日,佛山“饼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海成再次“秀”出自己帮朋友做的两座公仔“蝉”的底座,也借机通过媒体再次呼吁,希望能寻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底座技术,比制陶技术流失得更快。”
底座也有鉴赏价值
6月9日下午,在体育三街一栋居民屋顶杨海成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他专门为朋友定制的一对木雕底座。两个底座都呈“凹”字形,约5厘米高,底座上下两端都刻有浮雕的纹路,底座上方凹进去1厘米左右,供陶瓷作品安放。虽是“一对”,但其实两个底座并不对称。杨海成表示,这对底座是根据陶瓷的形态专门制作的,这对陶瓷公仔本身形态各异,其底座自然也并不对称。
杨海成表示,与陶瓷技艺一样,传统的底座也有着深厚的艺术鉴赏价值。凡是大师的精品公仔,必然对应有一个同样精致的底座。杨海成的师父徐浩便为已故石湾公仔大师刘全的作品“李时珍采药”专门做过底座,“一直到去世,刘全的作品也只有两个专用底座,都是我师父做的。”
与目前机械制造的底座不同,传统的人工底座均是“专业定制”。例如杨海成展示的一对“蝉”底座,虽然都呈“凹”字形,但一个底座两边几乎对称,另一个底座两边却大小不一。杨海成表示,这是根据两只“蝉”各自的姿势打造的。“专业定制”也意味着底座是陶瓷作品的专属,换一个肯定放不进去。
杨海成告诉记者,底座的制作与一般的木雕不同,一般的木雕是自己构思,形态由自己把握,底座却需要作者去根据陶瓷作品“量身定做”,不但要测量陶瓷作品的尺寸,还要去观摩它的形态、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才能画出匹配的底座构思图。一般来说,底座先做浮雕,再进行凹雕,刻上正字或反字,最后打磨、上色,形成一个与陶瓷作品相得益彰的底座。“现在展示的‘蝉’底座,都还没有打磨上色哩。”
只有两人有此技艺
底座如此讲究,那底座在佛山的发展现状如何?杨海成落寞地告诉记者,目前,佛山真正掌握底座技艺的只剩两人了,“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住在燎原路的何耀辉。”然而,杨海成表示,何耀辉今年已经64岁,早已封笔;自己也58岁了,平时只是自己玩玩,偶尔帮爱收藏的朋友一个忙,两人都没有徒弟。
谈起底座技艺难传承的原因,他表示,目前,一个人工的底座,市场价最高才几千元,但一个底座往往就要花费半个多月的制作时间,“人工费都赚不回来,哪有年轻人愿意学?”他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再次吸引到有毅力能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