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邱双炯工作照
东南网7月23日讯(林雅萍)今年83岁高龄的邱双炯一辈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入世为官,第二阶段出世烧瓷,两个阶段都在做同一件事:为了中国特有的德化白瓷。
第一阶段,他促成了德化陶瓷产业的能源变革,取得了事业上的巅峰;第二阶段,他瓷塑不倦,终成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大器晚成”的熠熠明星,站在了艺术与人生的高峰。
“德化陶瓷”贯穿了邱双炯的一生,当记者问及“年事已高为何不休息”,邱双炯说:“只要生命不止,就要奋斗不息”。
这就是一辈子的“瓷痴”邱双炯。
邱双炯为东南网手签题字留念
让青山与白瓷相生辉映
邱老清楚记得,在德化陶瓷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因为石油资源有限,使得陶瓷外贸单产量完不成的情况,而使用柴火烧制陶瓷,其能量利用率有20%,不利于山城德化的森林保护,多种原因促使德化能源变革变得迫切,因此也有了以电代替其他能源进行陶瓷烧制的提议。
上世纪80年代,德化陶瓷产业开启了“以电代柴”的能源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推进了德化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使得德化资源得以保护,而邱双炯就是推进这场能源变革的功臣。邱双炯曾任职水利水电局局长,因此非常了解德化的水电资源,这也为他推进“以电代柴”的能源改革奠定了基础。
“以电代柴”能源改革之路步伐艰难,当时的陶瓷厂都不敢在生产中轻易尝试以电代柴的能源转变,有陶瓷工艺功底的邱双炯就自己亲自进行试验,并用电力作为能量成功烧制出合格的陶瓷。“以电代柴”的得以快速推广来自于1982年的一次机遇,当年中央领导胡耀邦、李鹏来福建视察,路过德化时,邱双炯向领导汇报了陶瓷产业“以电代柴”的生产转变,这项有利于保护生态森林的能源变革得到了领导的支持肯定。之后,又成功向时任省长的胡平申请了30万元经费用于窑炉耐火砖等电器材料采购。
“以电代柴”的能源改革使得当时率先进行尝试的第五瓷厂发生巨大变化,工人绩效待遇得到提高,并为每位员工配备了在当时难得一见的摩托车,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开始得到大众的认可。至此德化工艺陶瓷的生产结构得到真正的改变,“以电代柴”真正推广到民间。
弥勒佛
“邱氏瓷塑”的“凤凰涅槃”
邱双炯曾任公职40载,而早在从政前,邱老就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小学毕业后,邱老就在瓷塑作坊当了六年的陶瓷学徒,解放后,机缘巧合成为县委通讯员,直至德化县委副书记。从政40年时间里,邱老从没放弃过陶瓷,在以往的陶瓷基础上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陶瓷专业知识。91年正式退休后,60岁的邱双炯得以重拾陶瓷梦。
40年沉淀厚积薄发,为邱老的“大器晚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退休后,邱老开始进行作品创作,94年创办了“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并开始收徒弟。邱老的陶瓷创作方向重在立足德化民间传统的陶瓷文化,以宗教题材为主,延续“瓷圣”何朝宗的“何派”形式,并持续创新突破。为了维持研究所需要费用,因此邱老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作。
邱老不仅重视对传统陶艺的传承,更是不断追求创新。70岁后,邱老开始进行大型瓷雕创作,这与以小而精著称的德化陶瓷显得“格格不入”,技术上的不成熟更是一大挑战,但邱老坚持进行研究,成功制作出德化陶瓷界缺乏的大型瓷雕,如《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水浒传108将》等等。不仅是大型瓷雕,邱老也在材料上进行创新,研制出来独特的陶瓷薄胎彩塑、夜光瓷雕等。
邱老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弥勒造型,素有中国瓷塑“弥勒王”之称,但对此邱老却不大认同,他谦虚的说中国瓷塑“弥勒王”只是外界对他的厚爱。邱老认为陶雕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身的个性,在他看来,个性就是对作品的认知,而他众多“弥勒”作品的特点在于“中国化”。
创作与理论不同,为了保持手的灵活度,必须持续锻炼,以把创作变为爱好的邱老至今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天天在创作。平时,邱老还喜欢弹弹钢琴,他认为弹琴有助于大脑的运动。一辈子坚持“人生就是要奋斗”,使得邱双炯的传奇人生得以两次绽放,现今已经83岁高龄的邱老,其奋斗之路仍在延伸……
邱双炯大型瓷塑系列
人物名片
邱双炯,福建德化城关凤池人,曾任德化县委员会副书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级工艺美术师,当代知名雕塑艺术家。德化县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创始人,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被誉为中国瓷塑“弥勒王”。其代表作有如瓷雕《十八罗汉》、《观音》、《嫦娥奔月》、《巫山神女》、《贵妃醉酒》、《贵妃出浴》、《史湘云》、《五百罗汉》、《水浒一百零八将》和大型瓷塑《八本尊菩萨》等。
邱双炯水浒系列之鲁智深
邱双炯作品《灵山大佛》
薄胎瓷塑巜十二金钗》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