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腾讯产品家沙龙:90后企业家专场”在杭州举行,本文是Teambition CEO齐俊元的分享内容。
项目协作工具Teambition,帮助中小创业团队、研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或学生团体等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首发于2013年6月,目前平台上已有数十万个项目,并获得戈壁创投数百万元的A轮融资和新一轮美元融资。
腾讯组织“产品家沙龙:90后企业家专场”,主要是提醒世界,包括腾讯自己,要向90后企业家学习,更好地了解90后,00后。
以下为齐俊元的讲话全文。
一、小时候的梦想是诺贝尔奖
我从大三开始创业,很喜欢创业这件事,可以帮助很多人、影响很多人,这比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意义多了。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初中和高中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希望做出像发现染色体、找到治疗癌症新方法之类的科研成果,然后得诺贝尔奖,让别人能够记住我。
我爸是个大学教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申请基金、做科研,然后写报告。小时候,他想让我对科研有一些认识,又不想把想法强加给我,就有事没事在书桌上放本《科学美国人》之类的书,引导我自己去看。我就这样慢慢开始对科研感兴趣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实验室里鼓捣,总找机会在实验室里待着,帮老师打杂,有些老师不太愿意做的实验,我就帮忙做。后来正好有个机会,老师就推荐我加入了区里的少儿实验站,然后又被选到中科院的免疫所参与一个科研项目——如何降低肝炎的检测成本。
上高中的时候,我又参加了中科院细胞所的一个课题研究“如何鉴定鹦鹉科鸟类的性别”。这个课题很有意思。当时上海野生动物园养了几只昂贵又稀缺的金刚鹦鹉,就像《里约大冒险》里出现的个头很大的鹦鹉,但是几年下来一直没有繁育出小鹦鹉。动物园就希望帮忙配对,可是鹦鹉是单性态鸟,从外观上没有任何办法分辨它们的性别,除非通过复杂的检验来实现。
我带领的课题组的任务,就是找到不让鹦鹉痛苦、又不耗时过长的性别鉴定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成功找到了通过采集少量样本就能完成鉴定的办法,把原本耗时长、样本量大的过程变得轻松又简单。
二、放弃科研走向创业
后来我们带着得出的成果方法去新加坡参加一个科研比赛,我们这个成果在国内得了很多奖,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方法既快又简单,还能有效解决问题。去了新加坡之后,有个教授给我看了他自己做的小离心盒,拔一根羽毛切碎放在离心机里转,半个小时结果就出来了。原来国外的教授依靠先进的设备,已经可以实现更简单、省力和省时的方法。
这给我特别大的震撼,从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国内的科研环境支撑不了我得诺贝尔奖的梦想。最基本的,实验室的设备在精度上都达不到国外的水平。国内做科研还有很大一个瓶颈是,有太多诸如申基金、写报告等干扰视线的东西,严重分散科研人员的精力。如果我继续做科研,未来每天应该就是在申请基金、做实验和写论文中度过。这并不是我的梦想。
因为在科研和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奖项,我可以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于是高三下学期时就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用来看各类感兴趣的书。我自己开公司的想法就是从这时候萌发的。
有一本介绍美国施乐公司的书让我印象非常深。原来鼠标、个人电脑、图形交互界面和普通纸复印机等等很多发明最早都是出自施乐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科研人员可以不用交论文、不用考虑其他事情,只要纯粹地做发明研究,公司会提供一切资源和设备。
我当时想,如果能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支持自己的实验室,把本来属于未来的科技和理念拿到现在来实现,让每个人都摸得到、用得着,应该比在实验室里做科研更有意义。于是我决定,要成立一家像施乐一样能给社会带来改变的公司。
为了实现创业这个目标,大学时我放弃了到生物科系继续做科研的机会,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的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不过之前几年的实验室生活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
除了随时带着酒精消毒的洁癖,做科研的经历让我对事情、对人都很有耐心,不急于求成。现在的人凡事都很着急,科学家们就不会,他们会一直追求正确的答案,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
三、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从进入大学,我就开始为创业做准备。由于以前埋头做实验时不爱讲话、人比较内向,我就找机会参加各种比赛、辩论赛锻炼自己的口才,顺便多认识朋友。因为你要开一家公司的话,就要吸引人加入你。你只有能表达你的梦想,能够给他们画大饼,才能吸引他们不停地往前走,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只要有场子能够讲话我就去,大二时我已经能做到上了台,至少别人不会踢你下去。
大三时候,也就是2011年,我和合伙人注册了一家公司,也就是我现在的公司。最开始,我想做健康档案的项目,想法是让人们把病历等资料上传到在线档案平台上,实现病例的联网、在线管理与在线诊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糖尿病的病人,之前数据都一样,一个月后,其中一个人的血糖指数不可控的升高了,另外一个人状况就很好。那么这中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吃的药、采取的运动措施、看的医生等,都可能导致了这个变化,这些都会变成很有用的信息。数据量再大一些的话,这件事就会特别有意义。
这个事情也感动了很多人,当时团队招募了30多人,还拉到25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现在来看,这个项目的市场价值仍然很大,也很有意义,但是当时在线医疗的市场成熟度很低,很难普及,也不接地气。后来团队成员又纷纷毕业、就业,公司就只剩下两个人了。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以失败告终。
四、一个人写了22万行代码
我想要对投资人负责,也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一笔钱、一家公司,没等第一个项目暂停多久,我就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就是现在的Teambition项目协作工具。
这其实是我们在做第一个项目时,团队内部自己设计、使用的一个协同工具。当时公司30几个成员间的协作效率很低,常常因为沟通不到位影响项目进行,我们就想用一个团队协同用的软件。当时在国内外找了30多个产品,一个个的在公司里去试验,可后来发现这些都不够好,为什么?
第一,它们上手成本很高。
你一定要经过培训,比如我在瑞典交流时,有门课叫项目管理,用半个学期的课程来教你怎么用微软的软件做项目管理。这在真正的企业里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公司不可能半年什么也不做,只去做这样一个培训。
第二,它们的交互界面都非常糟糕,用户体验很差。我听过无数人抱怨自己的企业软件难看,每天都不想见这个东西。
第三,它们设计过于老旧,而且移动端无法使用。看起来就像是给上个年代的人用的,没有人去做改变。
这些软件根本没法解决我们的问题,索性我们自己开发一个。后来在寻找二次创业的方向时,我发现很多项目都不可行,反而是这个团队协同软件在周围很受欢迎,常常有小团队来向我们要去用。这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啊,我当时就决定把Teambition专心做起来。
可是当时,公司只剩下我和做后端的CTO两个人,连前端程序都没人写,为了项目继续进行,我就开始自己学编程。当时又不好意思告诉父母公司开得不好,还没地方住,就住学校里。早上5点赶班车到闵行紫竹园区的办公室,一路上在车上看编程的书,进了办公室就开始写代码,晚上再赶最后一班车回徐汇的宿舍。后来,我又自学了AI、PS和视频制作。
快到大四下学期时,我们才把Teambition的第一个版本写出来,花了大约半年时间。那时候我自己写了22万行代码,还删过30万行代码,我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很享受自己做一个东西,同时还能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回过头来看,其实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不需要在乎其他任何东西,一切都不是困难。
2013年6月,Teambition的第一版正式发布,个人版免费,企业版收费,企业版的管理者用户可以查看所有项目的进展及企业成员的工作情况,及时帮员工解决问题。目前平台已上有数十万个项目。
相比明道、Tower等国内竞争对手,Teambition的主打特点是功能明确、用户体验优化,排除社交等附加功能,通过任务板、分享墙、文件库、日程表和回顾等项目的设置最大程度简化用户操作。去年,我们获得了来自戈壁的数百万人民币的投资,不久之后Teambition又将完成新一轮的美元融资。
五、每周最少工作一百个小时
前一阵子有大学生问我,创业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我觉得是创业让我开始关心别人。你给别人工作的时候,想的永远都是你自己怎么样,你能得到什么,还有你要不要跳槽。一旦开始创业,你心里想的都是别人。
比如我们最终决定停掉第一个创业项目时,下这样的决定是非常困难的。但我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为别人着想。
首先,我们要为自己的投资人着想。那个时候我们资金在不停地变少,但我们的天使投资人依然非常支持我们。当时就意识到,我们如果要考虑他未来的投资回报的话,继续这么烧钱就是错的。
其次,我们要为自己的员工着想。很多的医学院的博士生来我们这边做事,可能五年之后,他不仅没有让更多的人变得更健康,反而还错失了成为一个好的医生的机会。
最后,特别关键是,我们要为用户着想。我们做健康档案没有成功的原因,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沉浸理想化中,最终用户的健康状况是否真的变好,有没有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做Teambition的时候,非常关注帮用户解决问题。我们每两周就会邀请用户到Teambition来,坐在办公桌旁用我们的产品,观察他用的怎么样,有没有满足他的预期、解决他的问题。
所以你要关心你的员工到了你的公司后有没有成长,因为他们放弃了其他的机会来到你的公司,你要让他们得到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东西,你要为他们负责。你还要为你的用户着想,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才能决定你的公司能不能活下去。你还要为你的家人着想,因为创业往往很忙,回家会很晚,你要考虑他们的感受,不要让家人担心你。
这些都让创业非常有意义,让我足够喜欢我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与上一代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都非常想做出一些事情,大家的价值观都是创造些什么。这时候,一定的透明空间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成长方式。
我非常喜欢Teambition,甚至希望有一天Teambition有一个更出色的CEO,这样我可以全情投入地去学习人工智能,然后让Teambition成为每一个人工作时的智能助手。不过目前来看,我不认为有任何人比我更适合做Teambition的CEO,我每周至少工作一百个小时来让公司成长得更好,没人比我更了解Teambition,也没人能比我做得更好。(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