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浅绛彩瓷的工艺及艺术特点

发布:2014-9-1 11:21:56  来源: 藏瓷网 [字体: ]

  浅绛,听上去非常迷人,就像是少女腮上的轻红一般。不过这个名词原是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近年来无人不知的黄公望,他被视为浅绛山水的始创者和代表人物。也被视为元人画的代表之风。而这种在纸绢上设色铺陈的画风,如果一旦延伸到洁白如雪的瓷板或是瓷胎上,将会如何?

  答案就是清末的浅绛彩瓷,这是当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其标准工序是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有人认为,在浅绛彩瓷之前,只有工匠,而无艺术。这显然是传统中国艺术观念中将造型艺术排除出艺术领域的偏执。实际上,浅绛彩瓷未必体现了陶瓷工艺的最高峰,但不妨说,它确实是文人意趣在瓷器上的一个高峰。文人的审美情趣取代了工匠意识,这也直接影响了浅绛彩瓷的表现形式—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浅绛彩不用,而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有渲染而浅绛没有。清代粉彩艺人由于分工细,文化程度不高,多数只能专工一种题材。浅绛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清代官窑粉彩由宫中发样,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很难表现出艺人的个性。浅绛则从图稿设计、勾画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达画者的风格与个性,因而粉彩为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产物,而浅绛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浅绛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图案,浅绛则多借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

  除上述之外,浅降彩瓷还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因为它首次使中国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诗、书、画”一体的优良传统表现在瓷器上,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也为近、现代的新粉彩瓷创造了新模式。

  同治元年(1862年) 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是浅绛彩的“黄金时期”,原御窑厂的画师们大都选择了画浅绛瓷而谋生,如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周子善、汪藩、俞子明、吴少萍、程次笠等。画师们的作品,几乎件件都极显功力,画技不凡,且都署有名款、年款,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以后浅绛绘手名家辈出,蔚然成风,浅绛彩瓷器的书画水平空前发展,足可媲美纸绢丹青。在流俗影响下,一些非绘瓷专业名家也加入到创作中来,如篆刻大师黄士陵、山水画家吴待秋等都有作品传世。浅绛彩器也从供观赏的瓷板、扁壶之类转向日常用品,如帽筒、水盂、印盒、花盆等,几乎覆盖整个日用瓷领域,风行一时。一些器物上还烧有“某某堂藏”等字样底款,则说明是藏家专门定制的珍玩。

  进入光绪朝,浅绛彩瓷大放异彩,作者、作品非常之多,粗细兼备,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的浅绛彩瓷都是在光绪时所产生的。

  到了光绪末年,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同时也给浅绛彩画上了句号,尤其是民国之后,许多陶瓷学校、研究所和私人都致力于复烧各种彩釉。民国时期著名的“珠山八友”很多人在早年都曾画过浅绛彩,但后期亦都转用新粉彩了。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为粉彩所代替,至今景德镇也没有人能画浅绛彩。但是浅绛彩的技法与创造力并未随之消失,而是被“珠山八友”为首的彩瓷艺人在其他领域成功地继承和发展,其流风余绪至今未绝。

  浅绛彩艺人不同于前代瓷器工匠,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均具有多方面的修养,擅长多种画科,多数且能诗善书。数十年间留下作品的画人为数甚众。目前在收藏领域,可称第一军团的有如下几位,尤其以程门、金品卿和王少维被称为三大家。比较有趣的是,后面两位因为有官窑画师的背景,又被称为是“御厂两支笔”。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