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投资活动,只有保证良好的投资效益,才能确保企业资金链的良好运转,进而增加收入,提升企业竞争力。财务管理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管理制度要如何完善?
财务管理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么,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如何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
第一,加强企业资金使用率,充分发挥资金的调动作用。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使用,有效实行财务统一管理,资金统一安排,严格用款计划,模拟国家银行的控制、监督、结算等职能,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管理,使资金发挥最佳效用。
第二,加强资金回笼。企业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应及时回笼资金,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对长期拖欠用户及相关欠款单位,应采取积极的催讨措施,并建立相关催讨方案,严禁资金流失。对清欠工作困难的,可采取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解脱债务链途径,必要时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挽回损失。制定一套清欠工作奖励制度,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流动性,使公司的资金得到更好的投资。
第三,加强资金及相关生产资料管理。作为财务部门应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及相关步骤,对于生产性企业应该知道材料价格的走势,在购置材料时控制用量和存量比例,降低采购费用,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行招标制方式采购。同时,用相关制度约束生产行为,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要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原材料及成本的损耗,减少库存和库品的损失,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于成品成本资金加强管理,制定一个标准,如超过这一标准,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处理的办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增加投资的收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略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
第四,合理调整资金结构。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国际上用来测算工业化企业债务与资金合理比率的经验,自有资本占50%—60%,负债占40%—50%,是比较合理的,采取积极措施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是财务部门管理资金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减少库存量,尽量少占用流动资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五,利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促使资金良性循环。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千方百计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逐步提高创收水平,寻求企业自我发展的道路。在生产过程中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使运转资金良性循环,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更新财务观念,将突出效益、量力而行、勤俭节约的原则体现到各种决策、计划、方案和财务指标中,落实到行动上。
如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其实,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毋庸置疑,而财务管理制度则更是实现上述基本目标的根本保障。那么,该如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呢?
第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能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果作出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赚到100万元,反而亏损了5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150万元。因此,决策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者要为企业把好经济决策关。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错误的投资决策中,很多失误的原因就是投资决策者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而是人为因素轻率地作出决策导致的。其次,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第三,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回报和效益,因此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要有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
第二,坚持稳健原则,防范财务风险。风险与收益是双生子,没有任何项目是零风险的。企业应建立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定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进行风险警示和评价。投资项目之前,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风险控制方案,以确保预期的投资收益。管理者要明确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资产销售率、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入比率等敏感的财务指标进行监控,重点分析企业的资产、现金、投资、利润、费用、营销等情况,按需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确保企业的投资效益,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