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珠山八友”邓碧珊瓷绘笔洗
中国瓷器历来是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热衷的收藏对象。由于瓷器易碎,尽管历代生产的瓷器数量很大,但清代以前可供收藏的瓷器尤其是官窑瓷器也很难见到了。当前明清官窑瓷器继续保持升温的趋势,“珠山八友”的瓷器也逐渐被瓷器的收藏家们看好。
江西景德境内“珠山”这座小山丘,自元代设立“浮梁瓷局”和明代初期设立御窑瓷厂以来,那里聚集大批制瓷的能工巧匠,为皇族与达官贵人烧制出难以计数的名瓷精品。自晚清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这个统治中国瓷业生产达700余年之久的“瓷都帝国”也日暮西沉。清朝统治结束,封建桎梏的离析,陶瓷在创作思想上获得解放。清末民国初期,珠山以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邓碧珊、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等瓷界精英聚会结社形成了“珠山八友”,他们烧瓷冲破了御窑的清规戒律,把文人崇尚的自由精神融汇进瓷绘艺术中去,将西洋务光线、明暗等表现手法融合到词汇中去,独树一帜,开创了景德镇彩绘瓷器的新局面。
笔洗是供书画家清洗毛笔的瓷器。我收藏的这件瓷笔洗,是“珠山八友”中的绘瓷大家邓碧珊(1874-1930)画的。他是清末秀才,父亲以打铁为生,从小生活在鄱阳湖上。少年时代跟随父亲下湖捕捞,对鱼儿习性观察细致。1931年,邓来到景德镇以字画为业。他绘瓷擅长粉彩鱼藻图,技法颇受日本绘画影响,所绘鱼藻形象生动,笔调细腻,情趣高雅,他的书法修养也甚精深,颇受同行绘瓷艺人的尊重。
笔者所收藏的邓氏三鱼纹笔洗,为邓碧珊1928年(戌辰)即民国十七年的作品,他逝世前二年所绘,当时邓碧珊五十岁。常见邓氏画藻纹多为鲤鱼,此笔洗为金鱼,在邓的鱼藻作品中尚为珍稀。“三鱼”为“三余”的同音,有寓意:三国时魏人董遇常教导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此笔洗绘了三尾金鱼,勉励学人惜时奋学,绘者用心颇为良苦。
时下,“珠山八友”的瓷器艺术市场走向成熟稳定,一些大的拍卖行时常能见到,且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如2005年12月,天津国际拍卖公司一块邓碧珊粉彩《山水》瓷板,成交价55000元。假如你家里遗存老瓷器是“珠山八友”画的,建议你好好珍藏,也许会替你家庭增添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