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它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元朝从昌盛走向衰亡,这种古老而神奇的绞胎瓷艺术逐渐失传。
张保军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陶瓷系,毕业后潜心研究绞胎瓷艺术,是近代中国史上研究绞胎瓷艺术的第一人。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不仅把我国这一古陶瓷品种重新研制成功,还将其拓展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使绞胎瓷这一失传近千年的古老艺术重现天日。
而张保军的侄子张燕林作为亲传弟子从16岁起就开始跟着舅舅学习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并于近日带着自己的两件作品登上了河北卫视一档名为《我为艺术狂》的栏目。在节目录制中,一贯言辞犀利的杨石头调侃道:谁能证明里面是跟外面一样的?要不你砸碎一个试试?张燕林为了向大家展示它独特的魅力顺势采用了这一极端的方式:一锤子敲碎了一件成品,只为展示它内外都一样的纹理花纹,现场立刻陷入一片哗然和震惊,杨石头大呼:我是个罪人啊。但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这件艺术品的鬼斧神工。这件艺术品最终由上上美术馆馆长李广明以三万的价格成功竞拍。
通过这档栏目的这次拍卖,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门古老的技艺,也让更多人见识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告诉我们还有许多失传的和快失传的古代技艺需要我们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