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上的两则新闻都与企业休戚相关,一则是报道佛山市环保协会很忙,因为在新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罚款将有更大权限,企业为环保问题或付出更大代价,这直接导致很多企业紧急寻求环保服务,一时间环保产业欲成为“新兴产业”的样子;另外一则是按照最新发布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至2017年,佛山PM 2.5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20%左右,任务全省最重。可以想见,佛山要达到这样的“环保任务”,对企业动真格、要求更严厉是必然。
虽然去年佛山环保整治行动不断,一些像冯了性、志高等大企业也被查出环保问题要求整改,佛山环保部门也开出了史上最严厉的罚单,但是我认为2015年才是佛山的环保年。相较于以前,今年环保的整治力度会更“无情”。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地方环保部门可以根据企业行为按日计罚、实施查封扣押或限产停产。在佛山领得如此之重的“环保任务”考核下,对企业环保的整治和管控将上升到另外一个级别。
如果说2008年兴起的陶瓷整治风暴还只是佛山区域的自选动作,到现在,环保重点整治对象已经向全社会铺开,不论是企业还是黄标车、工地扬尘。不只是所谓的“两高”(高能耗高污染)等传统产业被重点盯防,像家电、药业等一类的企业过去还能偷偷排污的,现在被发现后恐怕也会被曝光出来。
由于过去政府过度的G D P经济导向让各区域环保执法尺度并不一致。例如始于2008年的陶瓷环保整治风暴,大量的陶瓷企业外迁,并非市场寻求廉价资源组合的驱动,而是迫于本区域环保成本的急剧提升。在佛山生产一件陶瓷产品可能要比在江西丰城贵好几倍的成本,很大原因在于佛山加大本区域陶瓷环保整治力度。然而,其它地方环保整治或不如佛山这般凶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市场竞争的不公平,重视环保的陶瓷企业反而没有市场成本竞争的优势,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现在,对环保的严厉整治在全国铺开,上行下效,环保执法尺度上的悬殊会相对抹平。也就是说陶瓷企业无论转到哪里,环保成本都会很大程度上升,逃避环保责任的空间进一步萎缩。
在微信圈,企业的老板们同样会为今天的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而兴奋晒照。对很多企业家而言,环保过去可能只是口头的责任,或者实际环保行动打了个6折,一方面外部的执法环境有游刃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市场不太规范的竞争,如果完全按照环保标准来,越规范的企业可能就没有竞争优势。
同在一片天空下,空气不分阶层以供呼吸。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换来的是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水、空气、食物都被污染,那么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这样的共识越来越成为所有阶层的共识。对于企业而言,在环保年里不要再把环保当口头责任了,一个企业没有责任,顶多是个“流氓地痞”,但现在环保问题可能就是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