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醴陵釉下五彩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进,传承了中国古陶瓷艺术的优点,发扬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伫立于世界陶瓷文化之林。
位于湖南省东部的醴陵市,瓷土矿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中国陶瓷花炮历史名城”之称,着名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产自这里。这种瓷器采用了“三烧”的制瓷办法,其成品耐磨损、耐酸碱、不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造,享有“国瓷”美誉。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醴陵县志》记载,醴陵制瓷业兴起于清代雍正七年。当时的私营作坊主要生产一些日用粗瓷,多为大小瓷碗。这种作坊式粗瓷生产大约持续了近两百年,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才改烧细瓷。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则是在清末民初才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五种高耐火性釉下颜料(深绿、海碧、茶色、玛瑙、艳黑),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法,从而烧制出独具特色的釉下五彩瓷。
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中国釉下五彩瓷大师陈扬龙解释“三烧”法:醴陵釉下瓷采取的是很高的细瓷生产工艺。第一次,用800℃到900℃的温度把泥坯烧成素坯,再用陶瓷颜料在素色坯上作画;画完以后再上釉,所以它才被称为釉下。然后放进窑中,用1380℃到1400℃的高温进行第二次烧制;出窑后对它进行校形、洁面,再次入窑用高温炼出。
据考古发现,早在三国时期,越窑已经有了釉下彩。到了唐代,釉下彩瓷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产地为湖南长沙铜官窑。当时的人们运用铁、铜等金属氧化物作为陶瓷的装饰色料,用毛笔在未经烧制的胚胎上绘制出图案,然后在绘好的胚胎上施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烧制和化学反应,使瓷器上呈现色泽鲜明的褐色、绿色、蓝色各式纹样。自唐以后,釉下彩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杰作,如宋代北方磁州窑和元代以后的釉下青花瓷、釉里红等。它们的成熟与发展,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方法。
釉下五彩瓷的装饰工艺和表现手法独具特色,是其他瓷种没有的。其装饰工艺的程序大致分为五个步骤:在素烧坯上构图、勾线 (墨线或色线)、分水(在双勾线内填色料水)、喷釉、烧成。后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又创造了喷彩、色彩釉、釉下彩贴花等装饰工艺技法。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构图疏密有致、纹样富于变化,其显着特点是图案简洁,结构朴实严谨。图案题材很广,包括人物、动植物、几何纹样、吉祥图案和书法文字等。这些装饰图案大多以国画中写意画和工笔画的形式绘制,极少采用强烈的色彩;而是着重深浅、浓淡的对比,层次清晰,色调温润,色相纯正。
“创新”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魂”。在材料上,工匠们逐渐运用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来精确控制各种元素的含量;在工艺上,于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绘画、烧制工艺,实现了中西结合、亦古亦今,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在烧制上,对窑温的控制越来越精准,环境污染大幅度减小。
2007年11月,由醴陵市政府,北京汉今国际和醴陵金煌瓷艺联合主办的“和谐之美——中国(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次展出的120余件釉下五彩瓷精品,引起了首都各界的广泛关注。醴陵釉下五彩瓷再次惊美于世。
目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大师们一般都进入了人生艺术的黄金时期。他们不仅有紧迫感,而且在陶瓷艺术上更具爆发力。同时,一批新秀已经脱颖而出,挑起了醴陵陶瓷业的大梁。
民间收藏家罗磊光:“一件醴陵釉下五彩瓷藏品是一件艺术品,如果把许多件集中在一起,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目前,全世界存世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仅400余件,而罗磊光收藏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就达300余件。罗磊光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灿烂与辉煌。
醴陵釉下五彩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进,传承了中国古陶瓷艺术的优点,发扬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伫立于世界陶瓷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