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常碰到这样的陶瓷收藏爱好者,开口官窑,闭口官窑,拿出的瓷器件件“官窑”。其实这很幼稚,可以说他自己就没弄清什么是官窑。中国陶瓷的官窑,严格地说始于北宋。而五代起兴官办,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其“秘色瓷”具有官窑的性质。五代越窑进贡后唐、后晋瓷器达万件。所以,“秘色瓷”并不神秘,南方各地均有出土。北宋在卞京设置官窑,宋高宗南迁到今杭州修建内司,并在郊坛设官窑。宋代官窑器在各地的官府衙门都能使用,故现在个人收藏也有可能,但存世量不大,完整器难觅。
现窑址出土白瓷标本刻有“官”、“新官”、“会稽”、“尚食局”、“五王府”等款识。芒口定窑器虽用金银铜镶边,但沿口积垢难除,故“弃定用汝”。汝窑是北宋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流传至今的汝窑官窑器均不足百件。各地挖掘的古墓中从未出土过一件宋汝窑器,说明汝窑器当时使用只限于宫廷,不作为陪葬品。汝窑器后仿的多,清代仿得相当成功。故现在个人收藏到的宋汝窑器已是凤毛麟角,拥有几件简直是天方夜谭。宋代的耀州窑瓷器一度曾作为贡瓷进贡朝廷,龙泉窑也烧制过龙泉仿官窑瓷器。元代能作为官窑瓷器的是枢府窑生产的印白釉瓷器,“有命则供,无命则止”。款式除“枢府”外,还有“太禧”、“福禄”。因枢府窑器除宫廷使用外,各地官府衙门也能用,还大量出口外销,故在各地均能觅到枢府器及瓷片。明代官窑与官搭民烧并存,民仿官的瓷器也不少,但款式、制作工艺、器型区别较大,需仔细明辨。明清两代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器厂,又称御窑,专供宫廷使用。清代的“御窑器”是专供皇帝使用的,王爷大臣使用的是带堂名款的瓷器。所以,清代的“御窑器”除溥仪带出宫廷一批、清廷官员偷出一批流落民间外,现在个人能收藏清代“御窑器”的概率很小。可以说,当今正宗的清代“御窑器”瓷片都难觅,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的官窑器?说白了是民窑充官窑,后仿充古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