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邢窑,就不能不提隋代透影白瓷。透影白瓷以超越同时代的工艺水准代表了邢窑历史上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邢窑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谈及邢窑产品的最高成就,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脱口而出。
顾名思义,透影白瓷是指在一定的光亮条件下,从一面能看到贴近另一面物体的影像轮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外学者在研究邢窑白瓷时都未曾论及透影白瓷,直到1982年,叶喆民先生根据国外文献记载,才第一次提醒人们注意到这种白瓷的存在。
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写了《东游记》,其中有对白瓷的记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苏莱曼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它是邢窑白瓷,但就我国当时的白瓷工艺水平而言,非邢窑莫属。因此,叶喆民先生坚信苏莱曼所记的唐朝“中国人”所烧的这种“白 瓷”,就是“邢窑透影白瓷”。但因没有实物出土,这一考证也仅限推论阶段。
1984年,在内丘县西关北窑场,文物工作者首次发现两件透影深腹圈足碗底残片。
参与了那次考古调查的张志忠依然清晰记得,那两片瓷片和其他的完全不同,做工极为精细,而且和其他精细白瓷不同,它们的透光性要远远好于其他白瓷。
但令张志忠疑惑的是,虽然瓷片被初步断代为唐代,但其造型特征和装饰手法具有明显的隋代风格。据此,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透影白瓷是隋代的器物。
但在当时,张志忠这个略显大胆的推论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大多数专家认为,尚处于细白瓷发展早期的隋代,不可能生产出如此精细的透影瓷。在没有确切考古发掘证实之前,仅凭地表附近捡到的两片瓷片,不足以为其断代。
1988年,河北省邢窑考古队在内丘县西关北遗址的北侧发掘中出土了200多片透影细白瓷,其中一些瓷片胎厚仅0.7毫米-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
除透影白瓷外,在同一地层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隋代粗白瓷、青釉瓷和桶状匣钵等窑具。因有明确的地层关系,这次发掘为透影白瓷的断代提供了有力依据。
“隋代透影白瓷创造了中国最早高档陶瓷制品的神话。”张志忠说,其胎体中含钾和钠的成分较多,在高温烧制下,胎体和釉面充分融合几乎不分,瓷化程度高,形成一种近乎于透明的乳脂体。这种透影白瓷实现了极其细腻的胎釉质、极其薄的器壁、极其规整的型质,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胎釉合一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瓷片的化学分析,推断认为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和石英矿物,应是最早的长石质瓷。
“至此,邢窑透影白瓷断代为隋应该已无争议,但当时以叶喆民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专家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张志忠说,一方面是由于透影白瓷的用料和烧制工艺超越时代,让人很难相信;另一方面,出土的透影白瓷都是残片,没有完整器物,因此,有人怀疑隋代透影白瓷从未真正烧制成功过。
转机出现在2009年,当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近郊的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组隋代白瓷。据出土墓志显示,这座隋代墓葬年代为隋大业四年,出土物中所有瓷器均为白瓷,与之前发现的隋代邢窑白瓷器有很多共性。其中一件白瓷杯,口径约八厘米,高约七厘米,器壁仅厚一毫米左右,釉色均匀,能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经考古专家鉴定,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隋代邢窑透影白瓷。
这是国内极少发现的邢窑透影白瓷完整实物,其出土于隋墓的身份,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隋代透影白瓷的存在。
终于,作为最早关注到透影白瓷存在的学者,已经耄耋之年的叶喆民承认了隋代透影白瓷的存在。
这段为自己“正名”的历史,给隋代透影白瓷的身世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文/本报记者 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