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日期一拖再拖。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底再到4月底,“靴子什么时候落地”不断撩拨着大家焦急等待的心。虽然4月底还是没有正式出台,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随着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最后一环通过之后,靴子就要落地了。此前媒体报道,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届时将会有多领域受益,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环保、地产、钢铁、食品安全等。多名专家对记者表示,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巨额投资,基础设施、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将迎来新的增长点。陶瓷行业能否也因此分一杯羹呢
用波澜不惊、不温不火来形容当下的陶瓷市场应该说比较贴切,在建材行业尤其是陶瓷行业经历了13年大起,14年大落后,15年的开局就相对平静多了,市场的超级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陶瓷业从业群体在不断的走向成熟。时下流行一句话,不以吃饭为目的饭局,都是耍流氓,那么不以产品涨价为目的的生产,又是什么呢事实上,除了三月份两会召开一波环保新政,带给市场一波冲击外,反观近期陶瓷价格,除了下调,就是微调,走势平淡仍是主基调,“银四月”是传统的陶瓷市场市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陶瓷市场疲软、低迷的态势依旧。那么,随着“红五月”的不期而至,市场价格会“红火”起来吗下面我们就浅浅的分析下5月份陶瓷价格上涨会有那些动力。
首先,国内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深化,市场信心有所增强,支撑陶瓷价格。
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需求减弱,建材业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宏观经济基本面仍承压。首先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要想实现行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信心更重要。因为信心能够带来良好的市场预期,随着国家政策的积极财政调整,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尤其是经过长时间洗礼的市场,陶瓷市场逐步表现得更加理性。2015年是国家深化改革政策落实的关键年,每一个行业都会充分用好改革红利及政策利好因素。例如,国家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约1.8分钱,测算陶瓷行业每年降低成本30亿元左右,这些都有利于陶瓷行业降本增效。因此市场价格很难持续在低位运行。
二:陶瓷行业去产能化节奏加快,供需矛盾将是未来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看,官方公布一季度GDP为7.0%,从各省市相继公布的GDP数据来看,实际一季度GDP可能在7.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均有所回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低位。在此背景下,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加大,相继出台了诸如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控新增产能等一系列利好的政策。这些举措加快市场流动性,抑制产能过剩的同时刺激了国内的建材需求,五月份供给端压力有望减轻,市场需求有望回暖。陶瓷企业虽然仍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但随着环保持续发酵,新增产能在高门槛的控制下,在不断压缩,旧的产能在各地号称史上最严的环保压力下,不断洗牌,优胜劣汰的常态化会使陶瓷行业旧的产能硬性退出,只要按常理出牌,长期看供给压力有望较去年减轻。陶瓷行业去产能化节奏的有序推进,一旦环保再次升级引发供需矛盾加剧,陶瓷价格只有华山一条路。
三:陶瓷行业去库存化进展显著,补库存,也是未来陶瓷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4月中下旬,一线城市房屋销售明显好转,有望带动地产投资和开发;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落实,对建材的需求增长也有望逐步释放。经销商顺应四月份市场形势,采取降低收益减少库存策略,市场库存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比如山东临沂的瑞达陶瓷、佳宝陶瓷等企业几乎没有库存。蓄水池水位的不断降低,使得市场具备较为良好的弹性。若出现积极因素,经销商同时补库存,也是未来陶瓷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总体看陶瓷企业生产率继续回升,需求端受到行业影响,短期内供需面难言乐观。但国家对于稳增长的决心不容小觑,随着严控产能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发力,建筑陶瓷市场供需将得到改善已是毋庸置疑,而且企业库存和市场库存下降同时在为市场价格上涨积蓄动能,加之原材料价格的煤炭上涨,环保的巨额投入,都对陶瓷企业成本形成支持,五月份国内建筑陶瓷价格有望出现上涨。展望二季度,陶瓷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低迷、微利状况很难发生根本性逆转。考虑到二季度进入工程建设旺季,以及国家红利政策密集的一带一路、京津翼等规划的实施,国家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预计二季度陶瓷价格小幅上涨是大概率的事情。